名家讲古之藏羌碉寨
孙 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
在中国西南的四川盆地以西,是被称之为川西北高原的地区。这里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部前缘,是中国地貌三级阶地中第一级向第二级过渡的地带,是中国两大水系之一的长江流域上游地带。这里除了西北部白云蓝天、绿草如茵的高海拔草原外,还有多条并列南下的大江大河(从西向东有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形成了云遮雾罩、山重水复的高山峡谷。在远古交通困难的时期,当人们西行至高原前缘时,往往就会因为河谷和高山的阻隔而终止前进的脚步,从而对这个地区产生某种神秘和敬畏。中国古代两大神话体系之一的昆仑神话以这里为背景产生,以及大禹圣迹的传说故事被附会在这个地区,都与这里高深莫测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时代条件的局限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样的自然环境,还使得川西北高原很早就成为古代族群南下的主要迁徙路线,成为中国著名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史前时代,北方(包括西北)的古代族群就沿着这个区域的高原河谷向南迁徙。种种迹象表明,从仰韶时代起,黄河上游地区的居民就不断南下,先是到达川西高原上的大渡河流域,以后更迁徙至更南边的云南甚至东南亚地区。西南地区类似彩陶纹样的衬花纹,具有甘青史前文化风格的双耳陶罐、青铜兵器、工具和饰件,云南、西藏等地发现的多处岩画,有可能就是这些南下的北方古族及其后裔的遗留。直到南宋末期,元蒙军队远征云南的大理国,其军队就是沿着青藏高原前缘南下,直抵大理国首都城下,出其不意地灭掉了大理国,从西侧威胁到了南宋王朝的后方。
根据考古材料,至迟从公元前三千年起,一些来自西北地区的被称作“古氐羌”的族群就定居在川西北山地。他们在较开阔的河谷坡地开垦荒地、种植谷物,用石块木材构筑起带碉楼的住宅,并根据地形地貌聚合成了大大小小的、极具特色的碉寨。据文献记载,汉代成都平原西北部山地的“冉?”等族群就居住在高达十余丈的“邛笼”中,唐人注释“邛笼”为“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就是碉。《隋书?附国传》载这一地区加绒藏族的先民嘉良夷“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碉而居,以避其患。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隋唐时期的川西北山区已经有了“千碉国”的称谓。这些居住在汉藏之间的氐羌族群,其地域偏西北的人们随着吐蕃的扩张和藏传佛教的东传,不少已经被藏化;而地域偏东南的人们,随着与平原地区汉族人们日渐密切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不少也已汉化;并且随着社会的逐渐安定,各族群和村寨间冲突不再,这一地区村寨中碉房和碉楼原先的防御功能已经丧失。尽管如此,川西北地区的以碉房和碉楼为特征的村寨形式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羌族和加绒藏族的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