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99艺术网特约专栏文章,未经协议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原题:上海双年展的“美人痣”???对上双关于“梁硕丢作品”回复的再回复
10秒钟你就会看到下面的这个“告公众书”是多么的有趣,自恋地陈述上届规模和创举之后,把责任归到“筹建、施工、策展、志愿者团队”和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以及“全新的制度”。紧接着说自己获得了成功的同时,也遗留了一些自己不想看到的小问题,好像这些问题实在不值一提!
上双组委回应“丢作品”事件:一直在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使我想起了几年前我招的一个刚毕业的助理,她在协助做展厅接待工作时,中午因为私事就锁了展厅出去了,导致两拨已经约好看展览的朋友吃了闭门羹。当我匆忙赶到展厅时,助理电话告诉说她也在展厅。别的可以忍,谎话要不得,后来她希望留下来,于是就让她象征性地写个检讨了事,于是她写了四页,第一页第一段是“我帮着工作几个月了,实在不好意思,道歉”之类的,接下来的三页半都是写她为我的工作室做出了多少贡献。看到这个之后,我哭笑不得,多给了几个月的工资让她再寻其他工作。
上海双年展的这个“告公众书”比那个助理写的好很多,助理毕竟比较年轻,直来直去,上双的这个要讲究地多,措辞严谨,姿态高雅,心胸辽阔,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最后把丢作品的事说的跟美人痣一样。这个告公众书堪称官方模板,跟我之前助理的检讨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我可以承认错了,但是心里不服或者不以为然。当然助理的事只是让几个朋友吃了闭门羹,我陪个不是然后相约改天,上双的事是艺术家丢了作品,有了实际的利益得失。别人对你的“呵呵”已经提出了看法,结果你又来“哈哈”,这让看客情何以堪啊?
在公众书的结尾,上双更加高调地宣称新的一届会更美好,那就意味着“旧事不要再提”,其他受着委屈的人也不要再“出声”抱怨了,我们可能“来年再相会”,再合作。按中国人的心理习惯,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对这个“国内历史最悠久,最国际影响力的”双年展,有谁好意思去批评呢?再说人家确实说了自己有不足,还希望多理解之类的话。
不过,这世上总有人要做“坏人”,总有人“好意思”出来唠叨几句。梁硕对对方的回复颇不屑。我上次在散步之余撰文对“梁硕丢作品”一事发过牢骚,有的艺术媒体还不敢刊登我的文章,大概是说我写的是“家长里短”的事,不是“学术”的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趣的怪现象,我们经常批评政府的谎言,也习惯批评“已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面对身边“关系户”的坏行为却沉默不言,视而不见。
后来99艺术网在等到上海双年展大喘气地官方回复后,才同时刊登了我的文章,感谢99网的支持,但是也依然觉得无奈。因为看到这个回复,懒惰的我觉得非常无语,前几天忙也没空陪他们无聊。
上午跟梁硕聊起这事,他发来一短信,说不接受这个虚伪的道歉,“上海双年展,既然你们出面,请不要只打官腔,托词和拖延对谁都无益,我要的是结果。请尽快给我结果。”
我今天无所事事,有时间聊聊上双这高雅的回复。上双希望“吐槽者”可以直接把“牢骚”发给他们官方邮箱,这,想的挺美,既然你都“公众书”了,而且也没有给梁硕等艺术家一个交代,凭什么让“被你伤害的人”去找你诉苦,太有趣了。
(以上文字是我躺在家里沙发上,用手机打出来的,写的也不“官方”,更不高端大气,看客凑合着看吧。)
2014.3.16
于望京
下面是上双的告公众书:
上海双年展告公众书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筹备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新馆筹建之际,由主题展、城市馆和中山公园计划等部分构成,建馆与策展同步进行,展场空间与作品体量陡增,执行时间和工作团队吃紧,挑战空前。筹建、施工、策展、志愿者团队以及参展艺术家来自五湖四海,导致组织方式错综复杂。全新的制度引入了展览总包的管理方式,主办方对财务流程的控制完全不同以往。如此种种,令艺术家与不同工作团队在不断磨合、沟通之间难免误解和摩擦。尽管经各方努力,第九届双年展已然成功落幕,但仍遗留了我们不愿看到的若干问题,我们首先向有关当事方表达诚挚的歉意!
如今,管理团队成员已经大幅调整,但双年展组委会迄今仍然在以负责的态度,积极与当事方诚恳沟通,对于过往遗留的个别误解和疑问,也一直在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此期间,我们期待得到大家的耐心和包容。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将于2014年11月22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目前相关工作业已启动。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光荣与梦想,为了上海双年展的提升和完善,希望各位新老朋友能一如既往地帮助和支持我们,也欢迎大家继续提供意见、建议甚至吐槽(media@powerstationofart.com),共同打造这一国内历史最悠久、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双年展。
上海双年展组委会
201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