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一个镜头讲述故事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德国影像艺术家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给出了他的实践。2011年开始他与安特耶?艾曼发起了“关于劳动的长镜头”工作坊项目,以“劳动”为题,拍摄和制作时长为1到2分钟不等的短片。日前,法罗基首次在中国开展他的这一项目。近日他还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讲座,展示其“严肃游戏”系列。谈到之所以发起“关于劳动的长镜头”工作坊项目,两位发起者称是希望以此来对抗时下浮光掠影式的拍摄手法,法罗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更是指出,“如果只有一个机会来展示故事,就会想得更加透彻。”他希望能借此寻找到那个包含了其他一切瞬间的瞬间。
主 题
“劳动”能够直击社会核心
法罗基一直在与镜头打交道,从电影、纪录片制作到影像艺术制作。这让他对镜头魅力的可能性更为着迷。在他看来,早先的电影告诉人们:动感世界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去捕捉和谛视。但“一个镜头呈现了什么?它所呈现的东西有着怎样的发展?其中是否包含了某些急遽性的转折?”法罗基希望去探究一个镜头的价值及其蕴含的各种可能性,为此他和安特耶?艾曼于2011年共同发起了“关于劳动的长镜头”工作坊。
据介绍,迄今为止,该项目已在全世界十五个不同城市举办。活动内容是以“劳动”为题,拍摄和制作时长为1到2分钟不等的短片,影片由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不做任何剪辑。
谈到之所以用“劳动”这个主题来探测一个长镜头的魅力,在法罗基看来是因为“劳动”能够直击社会核心,“我们原本也可以选择人们的业余活动或者仪式性的行为方式等作为拍摄的主题,但是探讨‘劳动’能够直击社会核心。在一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当中,排在最前面的往往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收入等诸如此类的数据??这并非毫无原由。人们自己在观察的时候也同样如此,起码在面对一个陌生城市的时候,人们马上联想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里的社会状况如何?”
拍 摄
一瞬间必须包含一切内容
同是“劳动”主题,两分钟内,无剪辑。这要求近似苛刻,且看似无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有无数的相关影像作品诞生。3月10日至21日,因与歌德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合作,该项目首次来到杭州展开。法罗基邀请了电影人、学生及艺术家加入“关于劳动的长镜头”的影像创作。
对于该项目严苛的要求,法罗基告诉记者,工作坊规定的拍摄任务的关键在于,一瞬间内必须同时包含其他一切内容。“如果只有一个机会来展示故事,就会想得更加透彻。这就类似摄影师拍照时如果只有一次机会,那他肯定事先要想清楚哪个角度更好,他不会拍一连串然后再从里面来挑。”
事实上,早在发起之初,法罗基也设想过,这种通过一个镜头去表现“劳动”主题的形式及能力是有限的。然而没想到项目持续至今仍是创意无限。开展三年多来,越来越多有意思的影像作品诞生,“对我来说,启发很大。在此之前没有人做过相关的实践。但在我们这个项目过程中,有些非常复杂的想法、想要表达的意思都是通过这两分钟内的影像传达出来了。”
法罗基举例说,在此次的中国实践中,他看到了这样一段影像,两分钟内展现的是杭州的一处拆迁废墟,“在这个场景里没有一个劳动的场面,也没有一个劳动工人,然而它却讲述了一个有关劳动的故事。”
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
1944年出生于当时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城市新伊钦。1966年至1968年就读于西柏林的德国电影电视学院。1984年担任慕尼黑《电影批评》杂志编辑。1966年以来,他为电视和影院拍摄制作了上百部电影,其中包括儿童电视节目、纪录片、散文电影和故事片。
2007年,他携装置作品《深度游戏》参与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2011年至2012年,他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个展“战争的图像(从远处相望)”。2013年,他的作品“转播”(德国,2007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
■ 谈转型
电影导演 站在片场做策划
影像艺术家 坐在桌子后创作
法罗基是一位作家、电影人以及影像艺术家。他是世界最重要的散文电影导演之一。或许是因其作家身份,法罗基更热衷于拍摄小众影片,“我所拍摄的更多的是小众电影,基本是在电视平台上播放,以及影评人俱乐部等。”
1996年以后,法罗基更是转型做起了影像艺术家,其创作的作品在多家博物馆及画廊展出。谈及这样的转变,法罗基说,那是“因为电视和影院所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由于影像作品在艺术空间呈现时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由此观看的过程也成为一种创作,“在艺术空间中,人们当然能有更大的自由度进行设计。”
在给观众更多机会进行自我再创作的同时,法罗基也在挑战自己对于影像世界的探索。此次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讲座中展示的“严肃游戏”系列便是一例。
这是法罗基在2009年至2010年的一个项目,这一系列展示了一个与“战争与游戏”主题相关的案例:战前,美军运用电脑游戏对士兵进行培训,战后,同样运用电脑游戏对归国士兵进行疗伤。
在法罗基展现的影像中,有一场大约300名阿富汗和伊拉克平民参演的模拟训练。而整幅场景都根据现实用电脑模拟而成。对于这一主题的关注,法罗基说这也可能是新的影像流派,使得影像作品创作也受到3D模拟动画的影响,“对于我来说,我也是希望进行探索,这种影像流派在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今的法罗基似乎很享受做一位影像艺术家,他告诉记者,如果是电影导演就还需要站在片场中心做策划,“而影像艺术家则可以坐在桌子后面来进行创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