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逾1.2亿港元成交。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乾隆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人民币成交。近两年,拍卖行上的高价印时有出现,历史文化价值是推高其身价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就存放着一方来自新疆的官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其沉淀下来的历史。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存放着一方来自新疆的官印,其于1953年在新疆沙雅县于什格提古城出土。
这方印为铜质,正方形,通高3.5厘米,边长2.3厘米,钮与印座之间有一个小孔,用于系绶带。印钮为一只绵羊,其头部平视,温顺地蹲卧在铜印上,造型生动逼真。印文文字端庄古朴,字迹清晰,内容为篆文“汉归义羌长”五字。
方印上的前三个字不难理解,此印为汉朝物品,“归义”是汉朝政府给予归附部落民族首领的封号。自治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新疆南部一带,汉晋时为古代羌族活动的地区,此印是当时汉朝政府颁发给新疆南部地区古代羌族首领的印章,所以方印的名字中就有了羌字。
据悉,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的重要远祖。传说中的炎帝也是羌族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羌人就活动在我国的西北,后来羌族的一部分向东迁徙,较早地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留在了原地,或向今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迁徙。专家们推测,羌人至少在战国时期进入西域,秦的势力不断向西发展,迫使一部分羌族部落由河潢一带经阿尔金山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
羌人在新疆的活动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1976年至1977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北4公里的香宝宝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40座,其中火葬墓19个,土葬墓21个。羌族古时流行火葬习俗,专家们由此推断,该墓地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活动在这一带的羌人墓地。
学者们根据《汉书?西域传》、《西域图考》等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研究认为,西域诸国中的若羌、西夜(今叶城县境内)、子合(今叶城县境内)、蒲犁、依耐、无雷是羌人建立的。由此看来,羌人活动的范围包括塔里木盆地东部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至帕米尔这一广大地区。
这方印的出土不仅可以证明塔里木盆地周缘一些绿洲,确实曾有过羌人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中原内地的官印制度,同样在西域执行过。
西汉初,统治者为弥合连年不断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到汉武帝时,国力大大增强。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扰,汉武帝派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两地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公元前60年,汉朝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南)设置西域都护府。汉朝统一西域后,在当地实施适合西域的典章制度,推行一系列屯田戍边、兴修水利等发展农业的政策,修建城堡,建立烽燧。在政治制度上,汉朝政府在西域施行和中原一样的官印制度。官印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印章的主体包括官印和私印,官印范围包括皇帝玺印,中央颁发给诸侯王、地方官的官印以及中央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
《汉书?西域传》记载:“凡五十国,自译长、城长、郡、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侯、王,皆配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并根据官爵的高低,有金印紫绶和紫印墨绶之别,均由西域都护统领。到了东汉时期,中央政府仍然维持这一赐绶制度。“汉归义羌长”印,就是汉朝在西域推行官印制度的重要例证。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