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北大116周年校庆的校友返校日,北大图书馆推出“大仓文库”善本展。这是100多年来我国首次大批量回购留存于海外的典籍。文库中共有藏书931种、28143册,其中仅极为罕见的《四库全书》进呈本就达25种。
18亿日元回购2.8万册典籍
“大仓文库”是北大去年从日本回购“大仓藏书”后整理的专题藏书,共931种、28143册,其中古籍904部、27808册。
1917年,在日访问的中国藏书家董康将部分典籍售予日本人大仓喜八郎,后者是大仓文化财团创始人。此后,大仓文化财团以此为核心不断搜寻相关典籍,渐成规模,世称“大仓藏书”。
2005年,大仓文化财团决定整体出售“大仓藏书”。2012年,在37位知名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北大图书馆决定收购这批藏书。北大回购这批珍贵的典籍,共花费18亿日元,其中,教育部会同财政部拨付一半购书款,北大教育基金会提供了另一半资金。
去年12月12日,“大仓藏书”运抵北大图书馆,工作人员立即展开“病害调查”。据统计,900多部典籍中仅有1部为重度破损,9部为中度破损,其他主要是轻度破损,“病害类型”包括残缺、断裂、絮化、虫蛀、褶皱、水渍等十余种。
据了解,专业的修复人员选用了与原书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并采取中国传统修复技艺,对藏书进行修复保护,还建立了详细的修复档案。
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介绍,“大仓藏书”是继1939年入藏李盛铎木樨轩藏书后的70多年里,北大图书馆首次购藏万册以上的古籍,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首次大批量收购留存在海外的中国古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四库全书》进呈本孤本重现
在整理典籍的同时,北大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对这批珍贵的藏书展开研究。经与《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目录数据初步对比,“大仓文库”典籍中56.2%为北大图书馆未藏,这大大丰富了北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书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其中经部94部、史部191部、子部158部、集部412部。更让古籍专家津津乐道的是,典籍中还有很多珍贵的版本。藏书中的《梅严胡先生文集十卷》(明嘉靖十八年胡琏刻本),是目前存世的胡次焱文集中最早的版本,此前仅知南京图书馆收藏残本一部。而《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目录二卷》(明正德八年兰雪堂金属活字本)也属极为罕见的古书,此前仅知国家图书馆藏全书一本。
所有藏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四库全书》进呈本。《四库全书》进呈本存世仅300余种,而“大仓藏书”中进呈本估计共25部。昨天,部分《四库全书》进呈本也在展览中现身,书页上方都盖着巴掌大小的清代“翰林院印”满汉文印,整体保存完好,文字清晰可见。
古籍专家、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罗琳介绍,有些进呈本在《四库全书》总录提要中有过记载,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天灾人祸等,这些书“消失”了,此前全国善本总录和其他目录中都没有查到。本次在“大仓藏书”中重现的进呈本,有的是《四库全书》书写誊录的底本,是研究四库全书纂修史的重要佐证,还有的是重现人间的孤本,据专家初步估计,孤本至少有4部。
北大图书馆善本室主任李云介绍,北大原有四库全书进呈本近40种,目前进呈本馆藏总量可提升至全国各图书馆前三位。
今后将变身电子书
北大图书馆“大仓文库”善本展在北大图书馆一层展出,将于今天闭幕,之后会移至北大图书馆善本库保存。
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介绍,如果专业人士想要阅览这批典籍,可向北大提出申请。但是北大图书馆的接待能力有限,从长远来看,未来将对这批典籍进行数字化,以便公众在网上阅览,也更有利于古籍的保存,如果资金较充裕,几年后数字化工作就能完成。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业务人员已对“大仓文库”展开近5个月的整理研究,其成果《北京大学藏“大仓文库”书志》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大仓文库”善本图录》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今后,北大图书馆也将和出版机构合作,将这些古籍影印后出版。
朱强透露,今后还会尝试以这些珍贵的古籍为蓝本,制作成珍贵的礼品,赠送给国内外来宾。
北大将在现有图书馆北部新建一座古籍图书馆,预计两年之后建成。届时,包括“大仓文库”在内的150万册古籍都将移入。新的书库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包括地上、地下共三层,地下库可保证恒温恒湿的环境。
名词解释
《四库全书》进呈本:清乾隆三十七年为编纂《四库全书》而广征天下遗书,此后各省督抚、监政购进、借抄遗书和私家进呈原书总计一万三千余种。这些进呈本全部收藏于翰林院,每种书首页钤“翰林院典簿厅关防”或者“翰林院印”满汉文印,称为四库进呈本或四库采进本。本报记者 任敏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