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苑远
今年5月14日至18日,2014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kong)在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五天展会期间,共有超过6.5万人次的来宾参观展览,与去年首届展览的参观人数基本持平。而在2002年,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Miami Beach)创办之初,超过3万的参观人数已经是当年的喜人数据了,由此可见,当代艺术的景观效应确确实实成倍地扩张了。
香港巴塞尔的前身是始创于2007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每年,巴塞尔三大艺术展共展出和销售来自全球逾500家顶尖画廊代理的艺术作品,吸引超过20万的参观人次,如此洋洋大观,巴塞尔艺术展可以称得上是一座移动的国际艺术城堡。
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iegler表示,“巴塞尔的亚洲计划早在上世纪70年代建立时就开始讨论,而三年前,他们选中了香港”。于是两年前,拥有巴塞尔品牌的MCH集团收购了举办五届的香港国际艺术展,同时委任香港国际艺术展展览总监Magnus Renfrew继续带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出任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在此之前,Renfrew曾担任上海对比窗画廊主管,在上海工作过多年。
市场对低端价位兴趣更浓
本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依然延续去年的架构,用不同颜色区别出四个展区。主展区“画廊荟萃”云集了171间现代及当代画廊的精选作品,其中有20家画廊首次进入巴塞尔艺术展。申请主展区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最少经营三年或以上,“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保证(画廊)甄选的客观性,”巴塞尔艺术总监Marc Spiegler如是说,“所有参展画廊的名单都是由巴塞尔评选委员会严格挑选出来的。”
“艺术探新”展区共有27间画廊展出多个艺术新秀的个展或双人展,其中有16间画廊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这个版块了。来自上海的画廊家许宇告诉记者,不比主展区的老画廊,他的画廊Leo Xu Projects需要先提交策展方案,审查通过之后才能确定参加巴塞尔。由此可见,巴塞尔确实有一套较为严格的遴选标准,而新晋画廊从艺术探新展区到画廊荟萃主展区似乎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每年这个版块都会设立“艺术探新奖”,今年由来自印度加尔各答的Experimenter画廊的艺术家Nadia Kaabi-Linke获得,奖金为25,000美元。
“亚洲视野”和“艺聚空间”两大展区难如人意。“亚洲视野”共展出亚洲区内47家画廊的策展项目,在顶级画廊环绕的布局之下,虽然占据“亚洲中心”的位置,作品却鲜有亮点,甚至有相形见绌之感。而“艺聚空间”,尽管策展人长谷川佑子女士(东京都现代博物馆首席策展人)试图尝试将艺博会这种销售平台与双年展类似的纯展示平台做某种混搭,但结果却是,这些展出的大型雕塑和装置在环境中,无论如何都显得苍白无力,大而不当。
“光映现场”特别项目在迈阿密巴塞尔已经沿袭六年了,今年首次在香港举办,这个全新的专区由驻北京及苏黎世策展人、多媒体艺术家李振华策展,在主展馆外围的香港艺术中心agnes b。电影院内连续播放三天。虽然影像艺术收藏很难得到市场的普遍青睐,成交价格持续偏低,然而,本届香港巴塞尔却出现了一批亚洲新兴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如刚刚入围67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的北京艺术家黄然,香港本地艺术家关尚智,Leo Xu Projects的程然。李振华说,“某种程度上,我尝试模糊影像艺术和短片之间的界线,希望更广大的观众能像热爱电影一样热爱影像艺术。”许宇也认为,“影像艺术是当代这个时代的艺术形式,所以必然会吸引到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藏家。”
在佩斯北京及佩斯香港总裁冷林先生看来,艺博会是一种评判和筛选画廊的机制,越是好的博览会当中这种功能就越强。但是像佩斯这样有历史背景的资深画廊确实有展览先行、更注重知识生产的倾向,但是博览会体现出的最主要气息还是眼花缭乱的选择,即时、随意、情绪性的交头接耳和小道消息,容不下深思熟虑。所以即使佩斯这样的画廊也感觉到市场对低端价位的艺术品的兴趣,短短数年,亚洲尤其是大中华地区的艺术生态变革速度惊人,大量中小规模的本地画廊对大型画廊形成制衡。
销售亚洲艺术,还是在亚洲销售艺术
说起上海本地的艺博会知名品牌??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SH Contemporary),在去年短暂停办一年之后,将于今年9月重新登陆上海展览中心。然而一年的时间间隔,随着最初两届展览总监,曾经为瑞士巴塞尔和迈阿密巴塞尔工作过的Lorenzo Rudolf,出任新加坡博览会(Art Stage Singapore)展览总监,之前的好景或许已经不再。再加上两大劲敌??上海西岸设计与艺术博览会,以及中国首个国际艺术影像展上海艺术影像展横空出世,此番9月,狭路相逢,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而年底举办的第二届Art 021艺博会将使局面雪上加霜,这不得不让人为与香港国际艺术展同年创办的“上海当代”的前景堪忧。
对比香港,从几年前还在国际艺术版图上可以忽略不计的身份,到“借本土之外衣,输入全球资本之实”的地位确立,香港作为当代艺术全球化的优雅产物,轻松地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不仅借助巴塞尔迅速确立了亚洲艺术中心的地位,还在本土战中自创本港品牌M+,打败了诸如古根海姆和MoMA等外来强敌。
从区内环境对比来看,即使不去比较税率的问题,香港仅凭英语环境、健全的制度、国际化的组织能力、意识形态的宽容度和多元性、美食和酒店,哪怕就是那几十个24小时开放的豪客停机坪,便可使上海在数十年内望尘莫及。而日本、韩国、台湾、印度等,现阶段在全球当代艺术版图的规划上缺乏野心,开放度也不够。
可以说,目前在亚洲,唯有新加坡能与香港齐肩,但这两个城市也可以说是两个艺术中心各自有其清晰的定位,并不存在竞争。对比新加坡偏东南亚和南亚、离东亚的区域性定位, Magnus Renfrew表示:“我们并不意图创造亚洲艺术的小众市场,而是要为亚洲打造一个全球化的艺术市场,将亚洲置于全球艺术图景的上下文中。”可以看出香港并没有在强调地域和身份,而更意图全球化的图景。国内知名艺术杂志《艺术世界》分析指出,“可以说,艺术登陆新加坡的宗旨是销售亚洲艺术,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宗旨则是在亚洲销售艺术。”
巴塞尔似乎从世界走来,让我们身在其中,又似乎正走向世界,这不免让人有一种奇怪的断裂感,我们全球化的如此彻底以至于彻底适应了本土化。(编辑 曹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