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盛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当代艺术/油画雕塑
预展:2014年6月24-25日
拍卖:2014年6月26日
预展及拍卖地点: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4楼(上海市南京西路1376号)
泓盛2014春拍将迎来新一季拍卖会,本次将隆重推出“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专题。在此特邀何桂彦作为学术主持,以其独特的视角来为我们梳理中国 当代雕塑史。如果将“星星”美展作为其中的一个起点,截至到今天,中国当代雕塑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怎样去看待中国当代雕塑所取得的成果,尤其 是在进行艺术史的梳理与书写时,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以怎样的价值标准予以衡量,至今雕塑界也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在何桂彦看来,中国当代雕塑“当代 性”的显现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其内在的发展轨迹同样是丰富多样的。
焦兴涛 真实的赝品 装置 树脂、漆、铜、铁板、白色大理石、现成品 尺寸不等 2004-2013年
出版:
《真实的赝品?焦兴涛的雕塑》,何桂彦,重庆出版社,2013年。
《新具象雕塑》,焦兴涛,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等。
《咏物?焦兴涛雕塑作品》,timezone8,2007年,第28页等。
《Present-Perfect-Tense-焦兴涛的雕塑》, Martijn Kielstra ? Mette Samkalden, Canvas international art,第9页等。
展览:
“真实的赝品?焦兴涛的雕塑”,台北当代艺术馆,2014年。
“ Scope Art Basel”,瑞士巴塞尔, 2013年。
“常•藏•场?焦兴涛2012作品展”,北京白盒子艺术馆,2012 年。
“Present-Perfect-Tense-焦兴涛雕塑作品展”,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2012年。
“破碎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展,意大利威尼斯,2011年。
“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北京寺上美术馆,2011年。
“ OPEN国际雕塑装置艺术展”,意大利威尼斯,2008 年。
焦兴涛的大型雕塑《真实的赝品》,善于把类似于日常物品的雕塑重新融入到一个日常化的环境中,艺术家把这个过程看作是“藏雕塑”。 “藏”既是一种手段,也有着观念化的诉求。艺术家努力呈现给生活现实的某种特质,真实的“赝品”。焦兴涛是因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倍受雕塑界瞩目的。在后来的创作中,艺术家在突破传统雕塑的语汇,拓展新具象雕塑的表现力,消解雕塑与装置的既有边界,以及探寻雕塑的观念化表达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出版:
《今日中国美术丛书?李占洋》,北京文奥出版,2002年,第103页。
《李占洋?场景》 ,麦勒画廊,2006年,第58?61页。
《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0-2005)》,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都市镜像?当代艺术邀请展》,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李占洋?中国病人》,白盒子艺术馆,2010年,第22-23页。
《中国美术大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第1150页。
《时代的肖像?当代艺术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444-445页。
展览: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美术馆,2001年。
“丰收?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农业展览馆,2002年。
“人间万象”, 北京艺术文件仓库(CAAW),2003年。
“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北京中华世纪坛,2005年。
“Albright-Knox艺术画廊”,美国纽约,2005年。
“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2007 年。
“原初”装置艺术展,北京德山艺术空间,2009年。
“大同双年展”和阳门美术馆,山西大同,2011年。
“时代的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3年。
李占洋的场景雕塑《山城夜色》塑造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当代中国世俗精神图像。“他的雕塑语言是戏谑而直白的,他经常把艺术经典、民间故事和社会生活中的 各种图像资源移植组合到雕塑中来,令观看者感受到某种猝不及防的另类真实。作品《山城夜色》以浓重素颜的基调表现了重庆夜生活空间中活色生香的奇异场 景。”(李旭)
隋建国的《中山装》系列将中国人有着最深情节的中山装作为雕塑中的主角,以解构、重组的方式,将中山装化为了艺术创作的文化符号。这一鲜明的文化符号承载 着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记忆和思考。隋建国怀着他对于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的双重个性,以他强烈的知识分子气质和现实主义意识,把文化思考带入到艺术当中。
此外当代雕塑专场还将推出蔡志松的《玫瑰系列》,UNMASK《半透明》,刘建华的《水中倒影》,于凡的《HELLO之二》,陈文令的《幸福生活》,唐勇的《动力火车》,苍鑫的《奇花异草》,吴高钟的《西服》,向京的《怀抱》等等。
当代水墨
泓盛春拍另一重要专题《当代水墨》,将推出一批实验水墨的重要艺术家作品。 熊宜敬指出, “华尔街金融风暴后,中国当代艺术?场趋于冷静,大家也开始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在激情过后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血缘的人文哲思,于是开始 被较为广泛的重视,而“水墨”这个与中国艺术文明发展不可切割的媒材,也因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议题。
出版:
《今日中国艺术家•大风景的窥探 尚杨》,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286页。
展览:
纸上谈兵-名家纸上作品邀请展,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2007年。
火山的形象是尚扬的艺术创作中较为常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火山充满着生命的意味与强烈的爆发力,不仅如同令人恐惧和震撼的巨大摧毁力般可怕,更显示出在 自然的灾难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与渺小。在该幅作品中,艺术家以潦草几笔简单的勾画出山体的外形,这几笔看似信手涂鸦的线条,却使得画面构图有其微妙的 平衡感。而火山熔岩的喷发则以劲利的笔触描画出来,加以强烈的鲜红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火山熔岩喷薄而出的势不可挡。艺术家将观者拉至一幅绝望的火山喷发 画面之中,从抽象空泛的自然描绘之间,引发出具体真实的惊惧之感,艺术家将具有当代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家的个人情感、深刻的生存体验融为一体,呈现出 艺术创作与精神理念的双重创新。尚扬的作品一直注重表达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关注,而如何“赋予这种思考以独特的表达”,尚扬称“这是我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 存在的理由”。
尚扬的当代水墨作品呈现着对传统水墨技法的传承与反叛的双重特性,在作品《火山-1》中可见一斑。他的当代水墨作品多发端于传统文人山水画,但有别于中国 古代画家以心境意境绘风景,将绘画在表现方面更增添了观念上的演绎,偏离传统但又构建了一条沿顺自我心像的当代水墨道路。
展览:
“谷文达:从中原王国到生物千禧年”,北德州大学艺术画廊丹顿,德州。
H&R布洛克艺术空间;堪萨斯城艺术学院,堪萨斯城,密苏里州。
缅因州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波特兰,缅因州,2003-2004年。
《虚构文字系列》属于谷文达实验水墨的代表作品。其特色鲜明的水墨作品多采取的是改写传统文字的方式,通过对篆字的解构与重组,拆分语言文字的原有具体表 现形式和既定文化象征含义,形成玄妙的“不可言说”的哲学意味,极具个人艺术特色。此次上拍的大尺幅作品正体现出了谷文达在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对 于中国传统符号?文字的新型表现方式的挖掘,为文字在形式之外的抽象增添了新的具象内容,使得原本传统文字的具体含义被消解,却另外附加了饶有意味的隐喻 信息,反映出艺术家水墨革新的独特创造力,为现代水墨艺术增添了叛逆又新鲜的一笔。在具有传统的浓淡墨韵之间,书法文字以当代艺术为胭脂妆点,更显鲜明的 时代特色。虚构的创新文字水墨作品使得书法文字脱离了原本的文字作为直观交流体系中的符号含义,成为谷文达创作新型水墨画的完美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 内涵的氤氲之下,展现着东方传统艺术于当代艺术新发展的独特魅力。
谷文达 《虚构文字系列》属于其实验水墨的代表作品。其特色鲜明的水墨作品多采取的是改写传统文字的方式,通过对篆字的解构与重组,拆分语言文字的原有具体表现形式和既定文化象征含义,形成玄妙的“不可言说”的哲学意味,极具个人艺术特色。
蔡广斌在画面整体的布局方面,采取后现代主义的多维空间组合,他以中国书法所特有的心理线条,抽象的四格方块其实就是中国字“田”,复数方块的结构表达了 以图象符号所象征的上海都会楼宇建筑空间。“田”,延伸出许多想象的可能性,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土地,是身份归属的不动产记号,是城市大厦的玻璃幕墙,也可 能是囚房栅栏的铁窗格,也可以更抽象地去表征人类为自己所打造的心牢。蔡广斌所描绘的空间,虽然是新世纪的建筑景观,但是在精神向度方面,却类似于文人画 家面对自然界的人格投射立场,并非建筑图纸里对空间存在的物理性界定。因此,当身居都市的蔡广斌,远离了他所熟悉的崇山峻岭的大自然,每天在人潮、车潮与 摩天大楼丛林间穿梭,看似拥挤的人际接触和和车水马龙的交通,人心反而更加孤独,在高速度移动的过程里,也深化了对己身所在的不确定性。
“窗”是人类从个人居所向外透视的开口,在西方文艺复兴的绘画里,甚至用来象征人类通向天堂的通口,是从人的内心朝向外面世界伸展的起点。但是,“窗”也 可以是隔绝风雨日晒的屏障,防止人们从高楼坠落的重要设施,是监狱中防范犯人脱逃的必要阻断。蔡广斌的《窗》系列,便是在这么复杂的指涉关系里,从个人具 体生命经验,去体现“上海居”的都会文明人普遍感受到的心理反应,一种飘浮在人工建筑空间之上的孤立独存。蔡广斌以象征中国传统的水墨媒材,去梳理那些属 于21世纪新上海的生活美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繁琐课题,他的多维水墨人间,是寓意于人类物化进程中的唯心天问,不仅他个人无法回答,也无人能对这类大哉 问,提出全然应对的答案。
??陆蓉之
蔡广斌《窗 阴郁》是其窗系列的经典代表作品。他关注的是作品的精神性和当代人的关系,注重把个人急需表达的内心欲望和心理意识,通过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将这种当代观念,赋予到中国的水墨创作中去。
出版:
《中国当代艺术家当下思考-蔡广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展览:
“非常笔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5年。
“上海中国画院年度艺术展”,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2005年。
蔡广斌的这幅《自拍•ipad》用水墨的表现形式描绘出人们用苹果ipad自拍的模样。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在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自拍,这似乎成 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这种有意识或无意思的心理活动方式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人的脆弱的心理??精神意识的需求,满足一种表现欲望,看似是一 种玩乐的心态,实质上潜藏的东西却令人不安。他将绘画传达的境界与传统意境在信息相结合,从而产生出千丝万缕内在外在联系。他善于剖析时下人们的内心思 想,如自我心理、社会思潮、集体意识、文化走向等的异化结果。正如鲁虹先生说过:“蔡广斌给我们的巨大启示性是:在数码时代的大背景下,当一些人认为水墨 媒介已经没有意义,无法再与丰富多变的新生活相匹配,而只能往抽象水墨发展时,他不但坚持探索这种传统媒介全新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对影像元素的巧妙引入, 创造性地赋予了水墨以新的文化属性与表现方式。这也足以表明,构成水墨图像与笔墨的表现方式在传统之外还另有新径。因此,倘要说蔡广斌结合新文化观念与视 觉经验所进行的探索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并不为过。”
出版:
《蔡锦》,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512页。
《Women'Work》画册,2008年,第20页。
展览:转变中的女性”,上海奥沙艺术空间,2008年。
“Women'Work”,香港奥沙艺术空间,2008年。
在蔡锦的笔下,美人蕉就是她的艺术形象的符号,如同她艺术旅程中的维纳斯,给予她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而蔡锦也将美人蕉绘制在多种不同的材料上,试图将美 人蕉的形象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在此次上拍的作品《美人蕉288》中,蔡锦就是将美人蕉绘到了带有刺绣的丝绸上,她的绘画笔触因这材质的不同而呈现 出特别的纹理效果,色彩也因这华丽的绸缎的衬托而变得更加浓郁、复杂。蔡锦对于美人蕉的表现充满了女性化的特征,代表了艺术家自我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画作中美人蕉那浓重渲染得红色叶片,呈现出细腻、湿软、缠绵的气息。在色彩运用上,红色已经成为了蔡锦标志性的色调,她曾多次讲到过红色给她带来的某种神 秘的魔力:“红色叫我痴迷,在这个色域里,我的画笔分外敏感。这是一种内在生命的需要,它完全支配着我的感受。”红色颜料在丝绸上凝固,粘稠的又仿佛是新 鲜的血液,涓涓流淌于叶片和茎杆之上,使得美人蕉呈现出人类生命的神秘感。蔡锦通过对美人蕉的描绘创造出艺术家个人意识和通过绘画的自我成长,她的艺术创作具有一种不厌其烦的神秘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