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如今社会对行为艺术的认知却各有褒贬。有些思想深刻、令人感动的行为艺术作品常常多年都被关注、被提及传颂;也有些暴力、血腥的行为艺术屡被质疑。那么行为艺术的界限在哪里?行为艺术的道德底线和社会价值在哪里成为艺术界,尤其是评论界专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2014年7月26至27日,批评理论前沿:神农论坛(二)??“中国行为艺术30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神农架香溪源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朱青生、段君和钻石艺术博物馆创办者陈达冰联合策划,国内近二十位对中国行为艺术进行过长期关注和理论研究的著名艺术批评家??陶咏白、皮道坚、彭德、杨卫、杨小彦、孙振华、殷双喜、鲁虹、高岭、贾方舟、朱青生、彭锋、冀少峰、段君、陈默、顾丞峰、付晓东、佟玉洁、滕宇宁等应邀参加本次会议,本次论坛是近年来讨论中国行为艺术规模最大的理论会议。
1982年6月,经周韶华先生邀请,由中国美协主办、《美术》杂志承办的“全国美术理论讨论会”曾在神农架腹地??松柏镇一所刚建好的专家招待所召开,那次会议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美术理论讨论会。在《中国行为艺术30年》学术研讨会的筹备会议中,朱青生先生建议将这一历史联接起来,把本次【批评理论前沿:神农论坛】确定为(二),这一建议得到筹备组的认同,因此本次会议称为“神农论坛(二)”。
本次理论研讨会围绕如何界定行为艺术、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回顾、西方行为艺术的来龙去脉及其对中国行为艺术的启示和影响、最近十年行为艺术的语言、行为艺术与社会等几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由于观点上存在分歧,批评家们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交锋,会议气氛热烈,讨论最终也达成了部分共识,形成了丰厚的理论成果。论坛结束以后,《中国行为艺术》将编辑出版,收录与会批评家专为本次会议撰写的研究论文、与会批评家会议期间的发言记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艺术论文,以及由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在冯博一、陈默《中国内地行为艺术作品及相关记事(1985?2005)》基础上增补编撰的《中国行为艺术大事记(1985?2014)》。会议期间,经过数小时的讨论和几轮投票之后(截止到发稿的时候),与会批评家还评选出了最值得关注的中国行为艺术作品19件,用于展示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来的成果。
本次研讨会还特邀了几位行为艺术家在会议期间进行行为艺术创作。在27日的研讨会茶歇时间里,艺术家厉槟源就现场邀请了评论家贾方舟先生共同完成了行为艺术作品《对话》。28日,艺术家比兹•贝利和艺术家萨子也将分别现场创作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