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传承人李春珂
《中国航班》记者 曹慧
李春珂
1949年生于北京,从事象牙雕刻五十年。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传承人。2013年,获得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等职。
燕京有八绝,其一便是牙雕。这门旧时的“皇家工艺”,被各个时代的大师坚守着传承到了如今。而今的牙雕界,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他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传承人李春珂,钻研牙雕艺术整整五十年,对花卉、山水、人物等题材无一不精,尤其以人物雕刻闻名于世。他自谦是一个手艺人,然而从他的作品和言谈中不难看出,他将象牙雕刻视为艺术,而非工艺。他是一位牙雕艺术家。
博闻强识 眼界高远
采访之前,李春珂不急着讲述自己,先澄清了一些大众对于象牙材料来源的误解。
他坦言,象牙属于国家管控的物资,我国政府一直遵守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严厉打击滥杀、走私象牙的行为。所有合法途径取得的象牙原材料,全部是由联合国给予配额,每一根象牙都有备案。从50年前,李春珂进入北京象牙雕刻厂开始,所使用的每一只牙料,都是国家林业局批下的,配有大象的死亡证明,证明所使用的牙料,来自于自然死亡的大象。李春珂说:“我们从事牙雕的人,作品中大多会涉及宗教题材,不愿意杀生。如今,因为象牙材料的稀少,我们也会采用替代品,如猛犸象牙。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古象死亡后,象牙大量出土,因为已经在地下埋了数万年,象牙的表面被侵蚀,容易开裂,但是其内质和象牙基本一致,可以代替象牙材料。触类旁通,我们也会做一些骨雕、竹雕等。”
亚洲人天生喜欢象牙,也喜欢牙雕的工艺品。15岁的李春珂,第一眼在雕刻厂见到牙雕工艺品后,就深深的喜爱上了这一行业。当时,厂里的规定是不能收小于16岁的徒弟,但李春珂已经初中毕业,厂长问:“你喜欢牙雕吗?”李春珂兴奋地回答:“喜欢。”这一个坚定的答案,让他在象牙雕刻厂一干就是45年。
刚进厂时,李春珂师从工艺美术大师杨士俊学习花卉雕刻。杨先生品位高雅,很具大家风范,将牙雕作为艺术而不是简单地工艺去钻研,这一点对李春珂影响深远。杨先生拿了本书给他,叫《画品》,里面的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令他至今印象深刻。尤其是里面经典的《深山藏古寺》和《踏花归去马蹄香》,物在画内,意在画外,简单几笔,就绘出了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此。每天,李春珂6小时学实际操作,2小时学习绘画,三年便出徒。21岁时,李春珂开始带徒弟,成了厂里年纪最小的师父。
在杨先生的启示下,李春珂领悟到,要想做一流的牙雕,一定要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鉴赏水平,博闻强识而眼界高远。
成功源于勤奋、文化和悟性
中国老话说:“若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在李春珂看来,成功没有捷径,勤奋、文化、悟性三者缺一不可。
文革时,李春珂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潜心学艺。那段时间,他的雕刻技艺提升迅速。1975年,他被推荐进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回忆当时,李春珂说:“各个地域的人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每天晚上画画都要画到两三点。后来去汉唐艺术班学习半年也是如此,出门就是为了学东西的,非常认真。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艺术极为虔诚。”
1978年,因为长于人物雕刻,值得培养,李春珂被孙森大师收为徒弟。从孙森大师身上,他学到了“做简洁的东西”象牙雕刻真正表现的是艺术,刻工越多,越削减艺术的想象力。工艺美术是用美术手段表现材料,属于实用美术,要表现出原材料的美。当雕刻者的眼界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创作的作品越简洁越好。用李春珂的话说:“这个行业是在做减法,用最简洁的手法,表现最深厚的内容,最悠远的意境。真正好的作品,要因材施艺,物尽其用,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他的新作《闻香》,刻画的是一个仕女在闻蝴蝶,而蝴蝶追着仕女走,是人香还是蝴蝶香?这便蕴含着双重况味,引人想象。
李春珂极好读书,他常说,技艺是牙雕的基础,在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拼的就是文化。他多次对学生们讲,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他看的书包罗万象,既有传统文学,也有陶瓷、骨雕、漆雕等旁类的工艺美术,吸取其好的技艺,加入自己的理解,而后巧妙融入到作品里。
用作品说话
李春珂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将绘画艺术融入雕刻作品之中,同时又以娴熟的牙雕技法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他每每雕刻人物,都会查阅大量资料,揣摩人物的性格、内心想法,雕刻出的人物形神具备,极具神韵。他雕刻的观音像,如母亲一般,具备东方女性独有的气质美,慈悲大度,救苦救难,温和的教化人,让人产生一种无形的贴近之感,能有心灵的交流。
《韩熙载夜宴图》是李春珂极负盛名的一件牙雕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画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躲南唐后主李煜的出山邀请,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李春珂曾在1989年做了此画的骨雕,被香港收藏家买走。后来用象牙重新雕刻,他翻史书、用心读画,揣摩韩熙载的内心想法。在“听乐”一节,韩熙载坐在床上,眼睛看着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着胡琴,尽管场景热闹,他却无半丝笑意。即使面部有笑容,也能看出眼神中的忧国忧民。凭这件1.8米长的作品,李春珂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李春珂的作品屡屡获奖。2001年,作品《花篮》、《坐观音》分获西博会铜奖和优秀作品奖;2002年、2004年,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观音应化图》分获第三届、第五届“西博会”银奖;2005年,作品《清内宫仕女》获第二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金奖⋯⋯不过,他对此并不太在意,他说:“身为一个牙雕艺术家,最重要的用作品说话。”
牙雕的传承难度在于原料和管控,因为缺乏原材料,也不能随便经营。但实践证明,学好牙雕,雕漆、竹雕等旁类的雕刻工艺也能做好,所以李春珂弟子众多。尽管如今已经退休,但他仍不得闲,教学生、做雕刻,每日如此,李春珂说:“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做了整整50年牙雕,却从来没有觉得厌烦过。”
来源:中国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