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史诗与一座城的记忆
??纽约涂鸦艺术运动的推动者Martin Wong
来源:《收藏?拍卖》杂志
文/何丹萍 图/New York City Museum
“涂鸦”一词源于希腊文“graphein”和意大利文“graffito”的复数形式“graffiti”,意为在墙上随意涂画,这一词意在后来应用于艺术领域的“涂鸦”中也得以沿用。涂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常认为起源于1960年代的美国,至1970年代在纽约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涂鸦艺术运动。对彼时的涂鸦作者而言,整个纽约城就是一块天然的、巨大的画布,他们在这里自由书写、恣意涂抹,以宣泄内在的情绪和控诉社会的不公……
时光荏苒,关于纽约涂鸦艺术运动的这段历史早已为人们所书写记载。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这一历史册页,映入眼帘的不仅有那些恣意涂抹书写、勇敢表达自我的涂鸦作者;还有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那些身体力行支持涂鸦运动的人,他们可称为涂鸦艺术运动的“幕后推动者”,他们是少数派,也是坚定派,他们独具慧眼,也富有远见,Martin Wong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说,考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于美国纽约的涂鸦艺术运动,Martin Wong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人物。
作为艺术家:为纽约下东区温柔塑像
Martin Wong,美籍华裔艺术家、涂鸦艺术收藏家。1946年出生于美国奥勒冈州的波特兰市,后成长于加利福利亚州的旧金山市。1968年毕业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专业为陶瓷艺术。在校四年及毕业后的十年间,他一直活跃于旧金山湾区的艺术圈。
直到1978年,Martin Wong作出决定:从旧金山搬到纽约下东区。对于此次搬迁,他曾如此回忆:“彼时的我常常流连于各大艺术集会,为人画肖像和制作陶瓷。人们都称我为“人肉照相机”,我每为别人画一幅肖像,就能收获7.5美金。有次我一天赶了27个艺术集会,那是我的最高纪录了。朋友见此,纷纷对我说:‘既然你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为什么不到纽约去发展呢?’”就这样,在朋友的友好“怂恿”下,Martin Wong来到了纽约下东区,并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在此定居。
历史的演进往往充满着偶然的因素,当年朋友间一席不经意的对话,却把Martin Wong带到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这里,生活环境、文化生态、艺术氛围等都发生了变化,置身其中的艺术家对此作出种种思考与回应,最终延伸出的人生轨迹与艺术历程,大概已超越了艺术家最初的想象。可以说,纽约下东区对于Martin Wong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节点,其艺术生涯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可以想见,1978年当Martin Wong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纽约下东区那随处废弃房屋、满目凋败砖墙的景象一定曾带给他别样的心灵触动和情感震撼,以至他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如此乐此不疲地一遍又一遍描绘眼前的景象。
他在这座城市生活,所见所闻自然成为了他艺术创作的着眼点。他以怜爱的目光,温柔凝望所在社区那一堵堵砖墙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片段,并用手中的画笔在一幅幅油画中悉心描绘所见房屋与居民。由于对陶艺素有研究,他在画作中所用色调,无论是氧化铁颜料还是金箔,均出自其制陶时所用颜料。如此色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下东区一带颓败砖墙和废弃房屋的质地和氛围。在他写实主义的画面中,总弥漫着一抹淡淡的忧伤,如同一阕意味悠长的挽歌,构成Martin Wong作品的标志性风格。纽约时报曾如此评论:“作为一名艺术家,Martin Wong所创造的精微细致、弥漫梦幻色彩的现实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纽约东村艺术圈给我们留下的永恒遗产之一。”除了描绘纽约下东区颓败景象的经典之作以外,Martin Wong还创作了表现旧金山唐人街景象的戏谑之作以及为耳障人士绘制的交通标志作品。而以纽约下东区为题材的作品无疑是其代表作,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Martin Wong的作品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收藏。
作为收藏家:为涂鸦艺术建立档案
1978年Martin Wong搬到纽约,彼时纽约城里建筑物的墙上、地下铁的车厢随处可见涂鸦,这些涂鸦所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吸引了他,他开始把目光投向涂鸦运动。然而,尽管Martin Wong对涂鸦艺术始终保持着积极关注和审美欣赏,但此一时期,他主要还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涂鸦艺术。
直到1982年,Martin Wong与涂鸦艺术才开始真正结缘。这一年,Martin Wong的作品在纽约“罪恶秀”(The Crime Show)展览上首次亮相。展览中经友人介绍,Martin Wong和诗人Miguel Piñero相识,两人在随后的日子里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生活上,当Martin Wong对纽约下东区还了解不深时,是Piñero帮助他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区域并逐步融入其中。在艺术上,两人交流紧密,合作默契,一时成为佳话。那时Piñero常把诗歌赠予Martin Wong,Martin Wong则根据这些诗歌的意境进行绘画创作。可以说,Martin Wong的这部分画作是对Piñero诗作的最佳图解,实现了文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在两人初相识的1982年,有一天,Piñero带着Martin Wong来到一个手球场,那里竖立着一堵墙,上面是Piñero的养子所涂画的带有“Papa”(指Piñero)和“Little Ivan”(养子名字)字样的标签涂鸦,Piñero叮嘱Wong要创作一幅画来纪念这一场景。Martin Wong以此场景为原型,用时两年(从1982年到1984年)创作了《艾敦尼街道》(Attorney Street)。此幅画作堪称Martin Wong的代表作品,画中包含了他艺术创作的所有典型主题:房屋砖墙、铁网栅栏、聋哑手语以及满布寂寥天空的手写的诗歌。《艾敦尼街道》的创作,标志着Martin Wong开始真正深入街头文化,从此与涂鸦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也是在1982年,Martin Wong加入一家名为“Pearl Paint”的画具店工作,随后的多年时间里,纽约的一批涂鸦作者经常来这家店购买马克笔、喷漆、速写本等画材画具,Martin Wong与他们相识并常有交流。与此同时,Martin Wong开始密切关注关于涂鸦艺术的一切消息,并频繁出席各大涂鸦艺术活动和开幕式,不断拓宽自己的交友圈。在涂鸦艺术圈里长期游走,Martin Wong自然认识到越来越多的涂鸦作者,并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这些涂鸦作者主要来自纽约五区,用世俗的眼光看,他们是典型的叛逆少年,逃课、偷窃、违法,整天游荡街头在各种墙体和车厢上乱涂乱画,这过程中还要与巡逻的警察展开一场场“猫和老鼠”的躲藏游戏。可以说,这些少年的涂鸦行为是不为大众所理解的,人们普遍认为涂鸦是对公共空间的破坏、对私人空间的侵占,是城市衰败的象征。但在Martin Wong看来,这些出自其朋友之手的涂鸦作品??作为一种虽不合法但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却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因此他尽己所能地支持和资助这些朋友进行涂鸦创作。一方面,Martin Wong一直以“友情优惠价”把Pearl Paint店里的商品出售给他的朋友;另一方面,Martin Wong长期以购买或交换的方式收集朋友的涂鸦作品。在此值得提出的是,彼时很多涂鸦作者都坚持“双向创作”(没有只局限在公共环境中涂鸦),他们既会走上街头,在墙壁、车厢上随意涂鸦;也会在画布、纸板等材料上进行涂鸦创作,部分作品甚至是墙壁、车厢涂鸦的复刻版,这无疑是对街头涂鸦艺术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据涂鸦艺术家DAZE回忆,“Martin Wong深知在上世纪80年代的纽约年轻人想要成为艺术家所要经历的艰辛和磨难”,因此Martin Wong与他们之间更多地保持着一种同在天涯、惺惺相惜的朋友关系。同时,“他非常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因而更懂得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更懂得收藏涂鸦作品之道。可见在与涂鸦作者交往的过程中,Martin Wong的艺术家身份让彼此间的交流和交易变得更为容易和顺畅。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Martin Wong在这个由涂鸦作者构成的群落里逐渐担当起良师益友的角色。在他的影响和培养下,一批批极具天赋的涂鸦作者在涂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形成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以新星的姿态在艺坛崭露头角。可以说,Martin Wong在促进涂鸦艺术运动的发展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涂鸦艺术家DAZE曾如此回忆:“Martin Wong的创作对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认识他以前,我就对城市主题很感兴趣。但真正启发我深入研究和细致刻画这一主题的,是Martin Wong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娴熟技巧以及他对所描绘题材不断完善的执着。”另一位涂鸦艺术家SHARP回忆说:“彼时的我们还年少无知,不太清楚自己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Martin Wong一直支持我们的涂鸦运动,他相信我们,鼓励我们,正是因为有他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1989年8月,Martin Wong创办美国涂鸦博物馆,落成典礼上来自纽约五区的众多涂鸦作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随后的时间里,Martin Wong在这里为多位涂鸦作者举办了涂鸦作品展览,此举的影响是深远的。据涂鸦作者回忆:“尽管Martin Wong所创办的这家美国涂鸦博物馆‘寿命’短暂,但是他在这家博物馆里展出我们的涂鸦作品,以此宣示我们的涂鸦作品是有价值的,是可以进入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这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创作热情。”从1982年往后的在十余年间,Martin Wong收集了来自CEY、LADY PINK、Keith Haring、LEE、DAZE、SHARP、DONDI、FUTURA 2000、TRACY 168、LAII等55位涂鸦作者的55本名为“黑色书”的素描本以及300多件作品。这300多件作品绘于油画布、纸板、纸和胶合板等媒材上,创作时间横跨1971年到1992年。Martin Wong希望以此为纽约涂鸦艺术运动建立一份相对全面客观的艺术档案。而为了更完整地呈现这份涂鸦艺术档案,Martin Wong在1994年返回旧金山之前把藏品全部捐给了纽约城市博物馆。1999年,Martin Wong因病去世,其对涂鸦作品的收藏由此画上了最后的句号。现存的这批涂鸦藏品成为Martin Wong留给后人的一份独一无二的遗产,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涂鸦艺术灵动跳跃的色调、不断完善的技术以及反映时代文化风貌和社会情态的个人风格,同时也可以了解一场艺术运动、一种文化现象和一段城市历史。
作为在场者:以在场之姿与时代相遇
从1970年代Martin Wong开始关注纽约涂鸦艺术到1990年代Martin Wong去世,时间流逝如弹指一挥,但对涂鸦艺术而言却是产生巨变、繁荣发展的时期。此间的涂鸦少年,早已蜕变为成熟的艺术家。而他们所创造的涂鸦艺术,最初作为一种边缘的、非法的次文化出现,代表着一股不畏主流强权、自由表达诉求、宣示自我存在的新生力量;伴随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为主流文化所吸收接纳,最终成为世界范围内视觉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的微妙关节就在于此,其曲折历程所反映的是时代环境的巨大变迁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个体心灵上的深刻变化。在一个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里,观众渐渐学会以一颗包容的心来看待、接受各类艺术作品;艺术家也在不断寻求新的文化策略以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艺术。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缘由。涂鸦艺术作为特定时期涌现的艺术形式,自然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其所蕴涵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如此价值历经岁月的洗礼而越发显现。
深谙涂鸦价值的Martin Wong在这场关于涂鸦艺术的演变历程中,始终以在场者的姿态出现,他一如既往地支持着涂鸦艺术家的创作,不遗余力地收集着他们的涂鸦作品。他所收集的涂鸦藏品,为纽约涂鸦艺术运动建立起相对完整客观的档案。尤其上世纪80年代末纽约全城开展的清理运动宣告成功,曾经的涂鸦墙面被洗白翻新,曾经的涂鸦车厢被全部更换。整座城市不见了昔日的涂鸦,人们唯有在Martin Wong的藏品中可以一窥当年的涂鸦景观,这份艺术档案逐步发挥了视觉图录和历史相册的功能。
如今,这份保存于纽约城市博物馆的涂鸦艺术档案正通过展览的形式向观众开放(“城市画布:Martin Wong涂鸦艺术藏品展”近期于纽约城市博物馆展出),它如同一扇窗户,让人们有机会去认识一种曾经充满生机的次文化,去探析纽约涂鸦艺术发展演变的脉络,去了解从前叛逆的涂鸦作者最终蜕变为成熟艺术家的历程。可以说,这份档案为后人研究纽约涂鸦艺术运动提供了原始材料,人们可以以此为依据,从图象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与解读。当然,这份艺术档案也折射出Martin Wong在纽约涂鸦艺术运动中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可以想见,当观众流连于展览上,面对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涂鸦作品,那些或激烈或柔软的历史片段,那些关乎纽约城“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碎片,从中收获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领略的是飞扬的情感脉动,重拾的是浓郁的时代印记。
Martin Wong离开人世已十载有余,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顾他的艺术人生,不禁为他对艺术的独到眼光、坚定信念和执着付出而深深感动。可以说,他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他的藏品也成为一场运动、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见证。Martin Wong在书写个人史诗的过程中,也书写了纽约涂鸦艺术史的一页重要篇章,建构起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更多内容请关注《收藏?拍卖》2014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