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无论是镜头下的刘小东,还是画布前的刘小东,这个黑黑瘦瘦、文质彬彬的戴眼镜的男人有着多重性。从农村小伙儿,到央美教授,再到全国政协委员,刘小东坦言他的成长经历正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
刘小东的四种身份:金城小伙儿至今还没胖
来源:《艺术客》杂志 6月刊
撰文/顾博
图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刘小东曾经想做个摄影展,拍一些艺术照片,但是这个梦想在上世纪90年代经过四张照片的尝试后,就此作罢;直到2014年5月16日,刘小东才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展:“儿时朋友都胖了??刘小东1984-2014影像展”。于是这个30年的“业余”摄影师终于有了一个专业的影像展。
直至7月31日的展览从多个维度呈现了刘小东和朋友们眼中的世界,1040张照片用时间为绳索穿起家庭、朋友,以及刘小东目光所及的社会变化。连刘小东自己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招人喜欢的展览,通过这些照片可以非常轻松地浏览他过去的故事,30年来的珍贵片段在墙上连成一片,构成一段人生简谱。
身份:摄影师
万张照片画就城市浮世绘
1984年,刘小东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读本科,正是在这一年,他用存下来的15元钱从同学手上买了一部前苏联生产的二手相机。人生中的第一部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虽然有点漏光,但是刘小东却对这些照片抱有天然的喜欢。“拍照是一个艺术家天然的兴趣,虽然那时候很穷,但是这种喜欢是非常自觉的。”刘小东说。
在这部“古董”相机的陪伴下,刘小东记录下了他的同学王小帅、当时的女朋友喻红,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两个人物一直在刘小东的镜头中出现了30年,前者代表的是朋友,后者代表的是家庭,他们同时都是展览的主要基调。
刘小东拍照的时候有点新闻摄影的感觉,看到需要的画面直接按下快门,因此照片有很强的偶然性,甚至很多已经失焦,但是艺术家的感悟力让照片保持了很好的构图关系,排除很多技术性的因素,这已经足够达成专业摄影师的水平。“不需要拍几张,拍一张效果已经特别好。”这是本次展览学术支持林似竹对于刘小东照片的总结,而刘小东则开玩笑地用“吝啬”来解释为什么很多照片都只有一张。“我挺吝啬的,我不是老拍照的人。我一般遇到事,想起来才拍几张。”在刘小东这种不经意的拍摄中,30年来累计了上万张的照片,从上学时和朋友们玩耍、到1993年和喻红在美国结婚、1994年女儿刘娃(红孩)出生,直到孩子长大去国外读书,夫妻二人只能与女儿通过手机视频聊天……栗宪庭、陈丹青、张元、王小帅、崔健、冯小刚等这些现在已经是大腕的人都出现在刘小东的镜头下。
除了这些大腕,刘小东画中的模特、老家的朋友等很多普通人也是他扑捉的对象了,就像一部30年来社会的浮世绘,镜头下记录了各个阶层人物的变迁。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的记忆,可能只有通过照片来证明,正如2012年刘小东的父亲去世后,刘小东感慨道:“我发现他不是艺术家,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我不拍下他的照片,走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多亏留点影像,证明这个人活过。”
从1996年起,一众小伙伴们已经开始发胖了,至今,刘小东却依然保持着30年来不变的体型。“儿时朋友开始发胖是自然现象,越老就会越胖。同时从这点也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变化,社会也在发福。”刘小东说。
社会是刘小东镜头下另外一个线索,沙尘暴、暴风雨、家乡倒闭的医院、北京的SARS,以及2003年他开始关注的三峡,这些城市的变迁生态环境以及人文风貌的变迁特别能牵动刘小东的内心。让他感慨的是,2014年他再次回到老家,老家面目全非了,而已经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刘小东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没有故乡的城里人。
身份:艺术家
画什么是躲不开的困难
2004年,刘小东为家乡的朋友们画了一组群像,画的名字就叫《儿时的朋友都胖了》,此次展览也正是以这幅画的名字命名的。在这幅作品中,刘小东将每年回到家乡时朋友所讲的故事浓缩成一幅新现实主义长卷,长大了的儿时朋友有着不同的职业和生活,有的下岗,有的经营者一家小店,有的刑满回到社会结婚生子,有的开KTV……这些朋友生活的变化正是有着时代印记的社会缩影,这也是刘小东作品中的共性。
在起展览名字时,刘小东第一本摄影集名字《生命的富足》成为首选。刘小东很喜欢“生命的富足,就在我忘却的记忆里”这句话,他认为富足代表的是生活变化太多,精神的变化也太快。在和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喝酒聊天时,她提出富足在现在是个很复杂的词,而且题目太宽泛了,不如小题目更让人有进入感。后来,展览的名字就变成了现在的“儿时朋友都胖了”,而这个名字也正好和刘小东艺术家的身份有了一种特殊的纽带。
“其实很多时候透过一个很小的地方,就可以观望整个社会的变化。”刘小东说。
和很多画家不同的是,刘小东能够很清晰地阐释别人为什么会喜欢他的作品。和很多东北男人一样,他能够很直接地讲述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在北京待了30余年,他依然有着清晰可辨的东北口音,在谈到自己的艺术时他可以用冷静直白的话语阐释一般很拗口的专业问题,外加一些东北式幽默。
言谈中的幽默和绘画上的严肃在刘小东身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感到世界上各种“主义”众多,而“现实主义”对于他来说具有纪实性和直接性:“我依托在这个基点上,心中感到实在。”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现代艺术运动一统天下之时,刘小东仍旧坚持本分的写实主义,将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与熟悉人物。在那默默无闻的十多年中,刘小东仍旧坚守自身对于绘画的理念,着力表现普通人生存遭遇的独立与疏离,而更多人喜欢他的作品正是因为他那直面现实的勇气。1990年刘小东的首次个展就掀起了“新生代”艺术序幕,《三峡大移民》、《三峡新移民》、《温床》、《楼顶泳池》等一系列作品相继问世后,刘小东不仅奠定了学术地位,其作品也越来越得到藏家热捧。
面对市场,刘小东有着异乎寻常的冷静,多年来,他的注意力仅在教学和画画上。在学校的时候,刘小东和同学们经常开玩笑地说:“画画就是用十管牙膏挤在毛料裤子上,然后就扔了。”现在他已经不会为“牙膏”和“毛料裤子”这样的基本需求而奋斗,他现在关心的是最基本的绘画问题,他的难题也在于此。
“现在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早上睡足没有,明天画什么。这是非常困难的,也是我永远躲不开的。”刘小东认为过去的都不叫困难,最难的永远是现在。现场绘画是刘小东与困难做斗争之后总结出来的创作方法,他认为在现场可以更加原汁原味地还原最打动自己的那部分。
从三峡、泰国,直到2012年的新疆和田现场绘画,刘小东在全世界的现场游走后将自己的摄影和绘画结合在了一张作品上。2012年6月22日,刘小东和一支小团队来到新疆,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记录采玉工生活的计划“刘小东在和田”。这一次,刘小东再次延续了他逐步建立的现场绘画方式,即从《三峡系列》(2004-2005)起的创作所展现的独特手法。他在帐篷里建立了临时工作室,使用素描、日记、油画和摄影等手法,展开这一漫长的项目。同时,还有一支电影团队一直在记录这一创作过程。该展览于2013年1月12日巡展至北京今日美术馆,很多人来看了展览之后很讶异:原来刘小东还可以这么画!
“我在图片上画了很多画,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我一直在考虑绘画和摄影师什么关系,但是我不是做理论的,我也说不清楚。我总想用实践证明绘画和摄影的关系,所以我在图片上再画几笔,既不是图片,也不是绘画,异同之处在哪里?有的人会问,为什么照片上还有画画。这就是我们思维里面经常会出现的替代关系和打扰关系,缺少共生关系。”刘小东说。
未来,对于刘小东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画画,而他表示以后还会继续图片与画画结合的创作,而最终会呈现在画面上。
身份:电影人
不想花力气弄那么活跃
2011年,当《金城小子》在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映时,一位观众说他看到了乡愁。对于这个解读,刘小东、监制侯孝贤、导演姚宏易在拍摄时并没有想到“乡愁”这个词,而这种解读也正好是纪录片不同于电影的一种特殊性。《金城小子》中的一个镜头也成为此次展览的海报图片。
刘小东触电要从大学时说起,他的同学王小帅最早带他进入电影世界。早在1990年他就开始参加电影演出,喻红也在其中客串角色,而最让刘小东在电影界声名鹊起的则是2006年策划的影片《东》获欧洲艺术协会及意大利纪录片协会大奖,同年策划的影片《三峡好人》获意大利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此次展览中首次集体展映的由刘小东创作生发的相关影片,是对其创作和生活的一种反观,涵盖阿城、贾樟柯、侯孝贤、佟卫军、王小帅、姚宏易、杨波、张元以及英国导演Sophie Fiennes拍摄的纪录片和电影作品。
“拍电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平常这样的圈子接触也挺多的。后来发现电影可以形成更加多样的呈现,有时候没有什么可画的时候也不想浪费那段时间,就主动要求加入拍电影了。”刘小东与电影的结合就像他的绘画一样,是自由生长出来的,电影中的他就是真实世界的他,烟不离手,像个拓荒者一样随时保持着对绘画的新鲜感。他的电影和绘画时相辅相成的,每部电影最后都有作品呈现,说刘小东是电影人,不如说他在记录自己。
《金城小子》记录的是刘小东家乡辽宁金城的变迁,加上刘小东的父母,共有10个人被收录到画面中,这部电影记录的是他“金城小子系列”创作的全过程,平淡中流淌的是家庭、朋友以及社会的人文关系。时隔30年再去描绘家乡,刘小东用他常挂在腰间的数码相机拍下了点滴,而在电影镜头下,则记录了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心路。
刘小东认为绘画和电影这两个艺术形式之间有很多共通点:“艺术家很像种白菜的,烂在地里也可以做成珍珠翡翠白玉汤,他能使得这颗白菜变化得更好。”而今后是否有自己完成一部电影的计划,他的“懒劲”又开始凸显:“年轻的时候想过,那时候简单地认为电影的影响力很大,随着年龄的变化,觉得拍电影好麻烦,觉得那是另外一个工程。这就像突然让一个工程师去做包工头,那完全是一个复杂工种的转换,我也不想花那么多力气把自己弄得那么活跃。”
身份:委员
这是被喜欢的原因之一
2013年3月,刘小东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全国两会,这也是建国以来,活跃于国内外舞台的当代艺术家首次入选两会委员。这个身份成为刘小东的第四个身份,也是最有跨度的身份。
刘小东此次入选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推举的,此次他的提案是支持公立美术馆收藏当代艺术。他认为,当代艺术运用绘画、雕塑、摄影、录像及新媒体等艺术形式记录和反映了当代社会形态、思想走向、人心变化等真实图景。不仅如此,优秀的当代艺术也具有前瞻性,预示未来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优秀的当代艺术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因此他建议各公立美术馆应当成立专家收藏委员会,聘请有良知有眼光的专家学者严把收藏关,把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留下来。
姑且无论刘小东在这些多重身份中是否能够驾轻就熟,其本身的励志剧经历就鼓舞了很多人。从农村小伙儿,到央美教授,再到全国政协委员,刘小东坦言他的成长经历正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我个人的生活的确变化得像小说一样,很有戏剧性,从一个农村孩子开始,这也是人们喜欢我的原因之一。”刘小东说。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呈现的是刘小东在两会上抓拍的委员参会情景,一些耳熟能详的文艺界名人纷纷进入刘小东的镜头,不同于媒体上刊登的一脸严肃的开会照片,刘小东的照片中还原了更多让人有亲切感的委员生活,这也是他多年摄影中传达出来的信息??平实。
人生赶上这些变化是幸运的,不是每代人都能赶上这些巨变,刘小东觉得这种变化是他创作中的资源,对待任何一种变化都是这么想的。艺术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的变化会成为心灵成长和艺术创作的养分,爱恨批判绝望同情等,与社会的心跳结合在一起,未来刘小东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可能要等到下一段影像记录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