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5日报道了《民间藏家捐千余件藏品 南京老城南记忆馆将“重生”》的独家报道,记者昨天获悉,南京城市记忆陈列馆将于9月30日上午9点半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到这里,感兴趣的您可以看到老南京是个啥模样。
漆金葫芦纹架子床、清代雕花立柜、木椅、木柜、梳妆台、庙宇神龛、合肥同乡会碑……南京记忆陈列馆位于西善桥街道梅山村村部,近千平方米的展厅里,数十个品种200多件老物件已摆放到位。西善桥街道主任朱向东告诉江南时报记者,由于不少老物件已出现破损、虫蛀,特地在苏北请了4位老木匠修缮加固。目前已抢救性修复了200多件,剩下的也将一一修复。
免费捐赠这些物品的是一位东北汉子??高松。从读研到2012年,在南京生活近20年的高松深深地被这座城市的文化所吸引。只要一有时间,高松就背着相机全城到处跑,他还曾牵头成立过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后来为了留住南京的记忆,高松开始留意起拆迁公告,城南、城北、浦口、高淳……不管是哪里,只要拆迁他必然前去。有不少物品是高松从挖掘机下抢出来的。如原白下区尚书里有一个明朝皇家用的石井栏,当时挖掘机司机正准备挖土将石井填埋。他看到后拿出相机冒充记者吓唬对方“不准动”,后来找了辆三轮车花1200元钱,谎称将物品拖到派出所,才将石井栏保存下来。除了在拆迁工地购买,高松还会去旧货市场里淘。因为他来了很少空手回去,而且能卖出好价钱,以至于不少小贩会根据他的喜好,定向出去收购。几年下来,走街串巷,高松共花上百万元积蓄收集“南京记忆”。
就在前不久,他将当年从挖掘机、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近千件藏品,无偿捐给了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热心城市历史文化的西善桥街道主任朱向东说,之所以建立南京城市记忆馆,是因为南京在城市化发展中,很多老物件、老街巷已销声匿迹,这些正是南京民间历史文化的根,如不加以保护,若干年后只能到文字和图片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