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瑞杰 李彦臻
走进庆阳民间古籍收藏家顾登崔的“泰然斋”藏书楼,一股古籍书纸的清香迎面扑来。20多架古色古香的藏书柜里,整齐的摆放着十几万卷册宋元明清时期不同版本的古籍书籍和杂集拓片等,让人为之惊叹。
数十年来顾登崔致力于古籍善本的收藏和整理。一次,他在整理自己收藏的书籍时,在《皇朝中外一统舆图》的第七卷中偶然发现,钓鱼岛和黄尾屿在清中期已经被明确列入了中国版图,这是我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重要依据之一。由湖北省刊行于1863年的《皇朝中外一统舆图》,又名《大清一统舆图》,它是一本详尽叙述中国及周边国家地理范围的地图册。这本清中期32卷的古籍,一直被视作中国近代航空测绘开始前的权威官方地图。
由于从小喜爱阅读古籍,上学时,顾登崔的文科成绩非常好,但是受家庭成分影响无缘高考,只得回家务农。苦闷、失落的他,在家里一遍遍地看自己喜欢的古书,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后来,当被赶去住破窑洞时,他什么都没带走,只是和父亲乘着深夜,用架子车把家里的古籍悄悄地带走了。“当时去拿书的时候,我心里非常害怕,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好在书都被安全转移了。”
顾登崔经常去各地找书,有时那些家藏古籍的人,不愿意张扬,他只能晚上去看。有一次,听说宁夏固原有个地主家藏了很多珍贵古籍,他立即雇摩托车前去。因为想早点见到古籍,他顾不上吃饭,空着肚子就出发了。快到地主家时,摩托车走不了,他步行十多里,直到深夜才赶到。一整天没有吃饭休息,他累得差点瘫倒在地。这样的寻书之路,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这批古籍,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据本人谈“古籍的整理和装裱,用了整三年时间,至今目录还没有整理出。顾登崔“历二十余载、不遗余力,计藏古籍十万余卷,三万五千多册,涵盖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钦定集成图书录、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地方府志,手抄、影印等,尤医药之书更惜如探宝,黄帝内经至本草纲目、及清末前名家医著,府州遗籍。”都成了他书斋中的宝贝。
顾登崔收藏的明刻本《本草纲目》,是中国人熟悉的药学典籍,全书52卷,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条,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历时数十年编撰而成。因为明刻本存世量极少,今天我们有幸看到,正得益于民间收藏的精心。还有《黄帝内经》,是我国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这些珍贵的古典医药学著作,在顾登崔的藏书楼里都能找到珍稀版本。
除了医学典籍,经、史、子、集也是他收藏的古籍中最为庞大的部分,清同治十五年的《春秋》、清中期的《论语》、道光年间的《湖海文集》、明万历年间的《南北史》、通鉴辑览等,清版的《康熙字典》,这些古籍善本,年代久远,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大多都采取雕版印刷,插图字体精美。有很多都是存世量稀少,对传承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书画方面,顾登崔收藏有著名的《三希堂法帖》(珂罗版),这是乾隆皇帝当年最珍爱的三件书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的《伯远帖》),珍藏书帖的房间命名为“三希堂”,由此拓帖印出了举世闻名的书法精品《三希堂法帖》。书中收集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4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其中不乏稀世珍帖,因此也使得这本清版的法帖显得尤为珍贵。
除了《三希堂法帖》,在顾登崔收藏的一本灵台落成、剪彩的书中,存有大量民国政要名流的题词。这本集子刊印于“民国”四年的《卖药歌》,是由庆阳县西峰镇东南乡印刷出版的。这也是庆阳当地出版的书籍中保存最完整的古籍之一。
百年沧桑,这些古籍善本历经了无数坎坷,终被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在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顾登崔偶然发现了一本明刻版《潜夫论》,是东汉庆阳籍文学家王符的代表作。这让他喜出望外,最终,他以不菲的价格拍到了这件藏品。
伫立在这小小的“泰然斋”,手捧圣贤古籍,窗外是深秋的阳光,古旧的书籍见证着数百年的悠远时光,它们静静地躺在书架上,见证着一个古老民族文明的传承。
这些年,顾登崔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扩大自己的古籍馆,让更多人前来参观,亲身感受古籍的魅力。目前这个愿望即将实现,他将建一个像图书馆一样的古籍展览馆,建成后让人们进来参观、借阅,他说惟其如此,更多的人才会投身到珍惜古籍、保护古籍的行列中来。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