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雕塑弘扬城市精神和力量
??光明日报微博“寻找最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记述
首先是好雕塑,然后是好摄影
2014年7月28日,光明日报推出“城市雕塑的乱与治”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城市雕塑的广泛关注。9月1日,作为“城市雕塑的乱与治”报道的延伸,光明日报微博“寻找最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启动,历时近3个半月。这是城市雕塑首次以摄影作品通过微博、网络征集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12月13日,光明日报微博“寻找最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评审会举办。
参会评委认为,将雕塑艺术和摄影艺术结合起来,是本次大赛的一个好创意。“好的摄影作品,能通过角度、光线、构图将雕塑本体的精神表现出来,能够帮助理解作品、理解环境、理解这个时代。”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说,“但本次大赛的首要评判标准,还是拍摄的雕塑必须是好雕塑。”
评审会当日正值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评审会上,作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无论是雕塑本身还是摄影技巧,都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赏,最终获得一等奖。“这组作品很好地还原了雕塑现场,观众通过观看这组图片,仿佛身临其境、穿行于作品之间,感受那里曾经发生的惨烈事件,再现当时的场景,甚至声音,提醒我们的民族不要忘记历史。”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景育民说。
不少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经典瞬间、催人冥思铭记的作品同样获得评委青睐。“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捕捉到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经典瞬间,雕塑栩栩如生,摄影大气磅礴,看着照片就能让人宛如回到了那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之中。
“更难能可贵的是,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兼顾了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地区,有展示重大历史事件的,也有体现市民生活的,基本都覆盖到了。”朱智伟认为,二等奖作品《圆融》就是典型的当代雕塑,弘扬了时代气息与城市精神,是苏州海纳百川、开放兼容、多元互动、超越自我等城市精神的见证。
让这些精品成为城市雕塑审美的导向
“由中央媒体举办这样的活动,对我们雕塑家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舞。”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本次大赛对于城市雕塑专业学科、城市雕塑行业的发展都很有意义。
通过网友的寻找与参与,不少不为人知的雕塑走进大众视野,得到专家认可。三等奖作品《雷锋双面雕塑》的出现让评委们眼前一亮。“这个雕塑突破了以往主旋律雕塑和人物雕塑的窠臼。”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说。
“由光明日报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还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景育民说,“这次活动通过公众的视角看到了他们对雕塑作品的判断,更引发了普通民众对城市雕塑的关注,对城市雕塑的健康发展有推进作用。”
三等奖作品《沱江英魂》就是网友参与的典型。杨奇瑞评论说:“这一作品将拍摄环境、雕塑主题结合得很好,体现了普通老百姓视角中的城市雕塑,同时也传播了至善至美的正能量与温暖的人文情怀,非常符合本次大赛的特点与形式,体现了本次大赛的初衷。”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取向。好的城市雕塑往往能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代言人。王中说:“从这次大赛来看,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说明大众对精品雕塑的期待很高。我们应该通过这样一个大赛,树立一批精品,让这些精品成为城市雕塑审美的导向。”
“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更多人关注我们的城市空间。”《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表示,“如今的城市已经从单纯的生存空间发展为生活空间,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文化的态度,已经由单纯的观看欣赏转变为积极参与。媒体参与城市雕塑的方式也由单一报道转变为融入发展、梳理合作、树立标杆。”
这次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人民网视频部主任雷阳表示:“建议光明日报微博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如寻找最美城市建筑,更多地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推动。”
“优秀的获奖作品不但为城市雕塑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榜样,也为地方政府投入城市雕塑建设领域,提供了了解艺术规律的途径。”吴为山认为,“现在城市雕塑行业很热,同时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个人对雕塑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好的雕塑家、雕塑作品没有好的展示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推动城市雕塑艺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媒体大有可为。 (光明日报记者 方曲韵 张宪辉)
光明日报微博“寻找最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1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
二等奖(3名):和平少女 开荒牛 圆融(摄影作者:钟枚)
三等奖(8名):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 宋庆龄 李大钊纪念像 红棉生命(摄影作者:梁宇星)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友谊?和平?春天 雷锋双面雕塑(摄影作者:陈敏捷)
西湖边上的抗日纪念碑(摄影作者:王鸿来) 沱江英魂(摄影作者:王子瑞)
(未署名获奖作品均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投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