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珂 志林
靠掠夺世界财富起家的英国,建立了庞大的“大英博物馆”,资料统计藏品达到400万件。我们草草转了三个来小时,也仅仅在中国馆走马观花,落了个“来过”。
中国馆里珍藏着23000余件华夏宝物,有的展出了,有的放在库里,譬如名贵的敦煌壁画就没有摆出来。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他们到中国寻宝如探囊取物,除了从圆明园颐和园大量抢夺外,对中国西部的商周青铜器,也大量抢走。敦煌绢画文书、甲骨文等,英馆就藏有13700多件。看着这些文物,我们心中好像打翻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这是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耻辱。
但转而一想,这也是中国文物在全世界展示的场所。不是有一句话叫“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吗?民族的宝物在世界顶尖的博物馆展出,兴许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以为,不管哪个国家的宝物,都应该是人类共有的。它能在原籍生根更好,即便由于历史原因流落他乡,只要能安全地保存下来,延续下去,也没必要太过耿耿于怀。
一个玻璃橱窗内,我们看到几袋中国的草药。看那包装、药方,与国内现行的中草药别无二致。再仔细看处方日期,是2002年的,至今也就12年。难道这也值得展出吗?翻译解释,这里是面对全世界观众的,中国人可能不以为然,但能引起其他国家观众的兴趣。再说英国是一个喜欢收藏的国度,百年或更长时间后,这几袋中草药也许就会成为馆里的“明星”。
我们对大英图书馆的知晓,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青年时代,老师常常要讲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读书写作、双脚磨地磨出脚印的故事。书籍广播也都印证了这一神话,并形成佳句:人类的脚是负重身体的,但马克思的脚在大英图书馆写《资本论》时磨出的两道“词沟”,肩负了改变世界的命运。
我们去大英图书馆,就是慕马克思名前往的。图书馆确实震撼,不论规模和气势,仅目睹英国人读书的饥渴神态,就令人折服。没有说笑的、没有闲聊的、没有吃喝的,人人抱着一本书“啃”。哲人说,越是读书的民族,越是聪慧和有希望的民族。英格兰能保持数百年世界领先,是读书的习惯和知识引领的结果。
当我们怀着憧憬希冀一睹马克思的座位时,几乎成了一个笑话,不,是笑柄。管理员直接告诉翻译,很多中国人都问过类似的问题,虽然马克思在英国名声也很大,但图书馆是对大众开放的,不可能给马克思留固定座位。马克思在这里读书写作是事实,至于磨出脚印来,那纯属杜撰。
来源: 中老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