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迎雪
东南亚艺术早已不算新的拍场风向,早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就把目光转向了东南亚艺术领域,设置了“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专场,随后香港苏富比也增加了相关的专场。2014年秋香港苏富比夜场有两位东南亚艺术家刷新个人成交记录,2015年春香港苏富比夜场再次有四位东南亚艺术家刷新个人纪录,这让上升节奏有所放缓的东南亚艺术板块再度成为拍卖市场的焦点。
2015年春,东南亚艺术板块规模有所扩大,本季苏富比东南亚艺术专场上拍作品超过250件,成为上拍量最多的一季。本季度,虽然作品量增多,但是没有出现刷新东南亚板块的新高价,精品的匮乏和该地区艺术品的影响力较弱导致整体价格不高,以10万-50万港元为主。4月4日,保利香港推出陈文希、陈荫罴、李曼峰三位艺术家的专场,大多数成交价也在20-50万港元之间。
对于中国藏家来说,李曼峰、陈文希是较为熟悉的东南亚艺术家,除此之外,来自印尼和菲律宾的艺术家势头强进。2014年成交额最高的三位东南亚艺术家是来自印尼的苏佐佐诺(6276万港元)、勒迈耶(3122万港元)和米斯尼亚迪(2985万港元)。从单件作品的价格来看,苏佐佐诺的表现更佳。观察2014年秋香港佳士得亚洲艺术专场成交情况,印尼和菲律宾的艺术家上拍量在亚洲国家里排第三位和第四位,超过韩国,更是超越了东南亚其他国家,在历年拍卖的TOP20高价拍品的榜单中有九成的艺术家来自印尼。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东南亚艺术市场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下稳健上涨。纵观东南亚艺术板块的市场行情,2008年春始,东南亚板块进入快速发展期,东南亚艺术市场行情持续拉升,2011年春季达到了市场成交的首个高点。之后,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出现了调整,从总体走势来看,几乎没有影响到东南亚艺术板块的发展态势,2012-2013年的拍卖额呈水涨船高之势。该板块被认为是亚洲艺术价值和升值潜力兼备的新投资标的。
2015年春“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专场的成交额小幅回调,再次接近2013年的拍卖成绩。本季总成交额为9321万港元,同比2014年春增幅43.74%,百万以上的高价作品明显多于往年,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过高,一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买家更多的将目光转向东南亚地区的当代艺术品。
即便如此,相比于日韩艺术,东南亚艺术还没有被中国大陆藏家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与地域间的文化差异有一定关系,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中国藏家和华人藏家,即便是新加坡的华人藏家也多以收藏中国艺术品为主,或是以收藏东南亚经典大师为主,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群体以东南亚本土藏家居多。
香港地区对东南亚艺术板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领头羊新加坡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东南亚艺术品拍卖销售的主要地点。2014年新加坡的人均GDP达到5.6万美元,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八,高净值人群数量增多,增加了艺术的潜在购买力,新加坡的拍卖成交额明显高于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因过度依赖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导致价格泡沫的存在,目前的拍卖市场出现短期放缓。
根据Artprice的统计数据,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拍卖市场中纯艺术作品目前呈现恢复性上升阶段。2008年,东南亚纯艺术成交额基本在1000万美元左右;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东南亚纯艺术成交额跌回了500万美元以下;2010-2014年间,受经济改善和富人群体数量增长的驱动,成交额重新回到1000万-1500万美元的区间。
对比亚洲各国纯艺术拍卖份额,中国占亚洲份额的96.15%,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占市场份额的0.7%,暂列东南亚地区的首位,其次是菲律宾,占亚洲份额的0.3%。虽然拍场中印尼籍的艺术家居多,但是印尼本国相对不完善的艺术市场环境,导致部分印尼艺术家签约新加坡画廊,他们的作品基本都在新加坡销售,这一定程度上为新加坡的艺术市场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此现象说明印尼艺术家的作品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相对成熟的新加坡艺术市场的吸引力,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的投资者和收藏家将更多的目光汇集于此。
随着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中国发起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一带一路”及“亚投行”,地区间经济和贸易合作的效果将不断显现。东南亚地区作为重要经济体,是外籍华人和华侨的主要聚集区,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会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更多的中国藏家或将与东南亚艺术品碰撞出新的火花,掀起一轮新潮。
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