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翡翠市场

> 限量开采原料稀缺 厦门水晶收藏暗流汹涌

限量开采原料稀缺 厦门水晶收藏暗流汹涌

http://feicui168.com 2010-05-16 17:05:28
 
  眼下水晶市场的行情节节攀高,在收藏界亦是风生水起,逐年走红。业内人士称,随着水晶原料资源的日渐稀少,以及更多投资客参与热炒,其成为收藏界“大佬”的梦想或将指日可待。
 
  瞬间成为收藏界“新秀”
 
  在从不缺“大牌”的宝石界,各类水晶长期只落得个中低档的名声,做做二三线配角。
 
  所谓风水轮流转,眼下配角也逐渐长成主角了。大约从四五年前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水晶瞬间成为无数藏家和投资客的“宠儿”,到如今,只要谈到收藏,“哪家没有收藏几颗水晶?”
 
  厦门近期亦有了这股风气。在厦门市珠宝协会副会长陈林强看来,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厦门大大小小的水晶专卖店,从五年前的寥寥不到5家,迅速增加到现在的三四百家,相当惊人!
 
  同时,中高档水晶的市场需求量也以每年300%的增幅在往上走,购买者多为社会的“精英”群体,用于收藏的占据重要比例。
 
  厦门资深藏家余先生对此也颇为认同。他说,以前人家玩玉石、玩古董、玩黄金,但现在,这些都算是略微“老土”了。这纯净透明的水晶,也逐渐被厦门收藏家接受了,他们开始四处搜寻有关水晶的踪迹,价格合适就当即购下。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用“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来形容这个收藏界的“新秀”,并表示将一直关注它在日后的走向。
 
  原料每月翻倍涨
 
  当然,配角之所以能成长为主角,除了运气,肯定需要点“资本”。除了收藏界向来偏爱“喜新厌旧”之外,限量开采导致原料的逐年稀缺,最终拉高了水晶价格。
 
  在陈林强看来,水晶的“精贵”之处,一方面在于其原料的资源有限,产地也颇为集中。“事实上,水晶原料,70%?80%产自巴西,其他包括马达加斯加等地,国内十分稀少。”陈林强说,近年来,巴西执行严格的税收政策和矿业环保措施,许多中间商不愿去收购原矿,这些都造成了市面上水晶存量的减少,并开始出现资源短缺的说法。
 
  此外,加工成本的增加,也成为挤压生产商利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业内人士说,由于近年水晶饰品价格上涨利润可观,业内竞争开始变得激烈,而经验丰富的工人成为争夺焦点,“与几年前相比,这一行的人工成本至少上涨了一倍,就这样,还会有竞争对手挖角。”
 
  众多因素在背后推动,水晶原料价格逐渐飞涨。陈林强给记者看了一张之前拍下的钛晶原料,“这块两公斤,两个多月前才20万元,现在已经是40万元了,我好不容易从一个朋友那要来的,要是再等上个把月,涨到50万元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同样的,上好的碧玺,现在早已贵过黄金。“一克300元也拿不到货。”陈林强说。
 
  上等好货立马抢走
 
  虽说眼下水晶的势头正猛,但在厦门收藏市场,还只算是开了个头。若要与和田玉、黄花梨等收藏界“大佬”平起平坐,还有一段时间。
 
  厦门资深藏家余先生广结各地藏友,他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因为市场相对成熟,水晶收藏发展得更快些。厦门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眼下水晶收藏在厦门暗流汹涌,其价值也被更多投资客相中。据一业内人士透露,他们大多来自楼市、股市等,在购买水晶时往往豪掷千金,眼睛不眨一下便收走所有高端货。
 
  厦门钻之媚珠宝有限公司是目前厦门水晶市场的“引航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最近几个月来,一个颇为明显的现象是,突然多了一批人,整天都在盯着供货商,只要一有上等好货,知会一声,人家立马举钱送到你面前,全部抢走!”
 
  投资客的炒作或许会为水晶的收藏市场注入一把旺火。“未来,水晶的资源肯定是越来越稀有,而炒作的结果也会在一段时间后迅速显现出来,水晶的行情又将迎来新一轮高潮。”陈林强说。
 
  陈林强认为,水晶已经初具成为“大佬”的潜质。他说,只要国家的宏观经济向好,市民的消费热情能够得到培养和保持,水晶饰品的购买和收藏就不会没有市场。“日本、新加坡等地水晶饰品市场历经20余年成长仍然火热,国内水晶才开了个头,后市肯定强劲。”
 
  来源:厦门商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