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过电影《疯狂的石头》,那里面说的是众人竞相追逐一块
翡翠的故事。如今,“石头”再度疯狂,虽然其中也包括
翡翠。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要还是
和田玉??
听说老王去乌鲁木齐采购玉石去了,一帮玉友都很期待,看看他能够带回来一些什么样的好东东。虽说如今好东西都不便宜,但咱买不买、买不买得起是一回事,毕竟有“源头活水来”,解解眼馋总是可以的吧?终于等到老王现身了。一问,摇头;再问,问出了此行的故事,却未见他掏出一星半点我等期盼的
和田玉向我们展示。
原来,眼见
和田玉价格越走越高,老王虽然也将店铺里的玉石玉器价格稍微往上提了提,并因此影响了销售量,但无论如何也会时不时地卖掉一些吧。而进货渠道却因为价格飙升之后卖家惜售而顿显不畅??“前方”的“弹药”不断消耗,而“后方”的“给养”却补充不上来,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岂不是会“弹尽粮绝”?老王有些急了,与夫人一商量,干脆来个“生产生活两不误”,关了店面,买了两张到乌鲁木齐的机票,直飞和田玉的“大本营”,寻找第一手货源进货,顺带旅旅游。春夏之交的乌鲁木齐5日游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当然,还是和田玉的诱惑更大。头天晚上安顿下来,第二天一早,两口子就直奔和田玉批发零售市场,期望有较大的收获。却不料在华凌、友好、南门等地几圈逛下来,居然没有发现比较好的料子,唯独一块白一点的籽料还算看得过去,也就大约200克左右的样子,一问价,直把老王夫妇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50万!老王做了一下比较,这块石头与自己前几天卖出去的那块相比似乎还稍逊一筹,而自己那块只卖了15000元,整整相差33倍还多!虽然报价并不等于成交价,但如此高的“开盘价”,弄得人连还价的勇气都没有了。转悠了几天,结果只有一个:没有好料子。就连勉强还算说得过去的,价格也在天上飞。夫妻俩有些泄气,在乌鲁木齐玩了几天之后,空手飞回了深圳。
回到深圳一对比,发现这边的和田玉原石远比乌鲁木齐便宜,一些维族老乡甚至开始从汉族卖家手中“回购”和田玉了。观察了几天,老王有了主意。和夫人一商量,两人决定采取一次重大行动??一是将店铺现有的存货进行分类,高档的暂时封存,中低档玉石玉器的零售价翻倍;二是在古玩城以及周边的一些市场里边逛边采购,几天下来也算收获不小。然后和已经封存的高档玉石一起发往乌鲁木齐,要在轰轰烈烈的南水北调之后,再来他一个“南玉北调”!
此举收到奇效。一周多时间过去,老王再次返回深圳。据说第二次乌鲁木齐之行竟然赚得了以前4、5年才能赚到的利润。具体是一个什么数字,虽然除了老王一家子之外无人知晓,只不过老王的店面不算小,档次也不算低,平常年景赚个一二十万应该稀松平常。照此推算,老王此次西北之行岂不是一趟就赚了好几十万?!
感叹之余,大家颇有些不解: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和田玉相对抗跌,但实际上价格也回调了不少。尤其是中低档玉石玉器,价格回调更是明显。而如今经济刚刚有所好转,何以和田玉的价格就一飞冲天,连流动性上佳的股市都自叹弗如?讨论中,一位玉友的话让大家如梦初醒:据知悉内情的人士透露,近来山西“煤老板”以及从楼市退出的“温州炒楼团”开始转战玉石市场,翡翠、和田玉价格应声而起:“你想想,既然要炒,得从哪儿炒起?当然是产地,是源头。就和田玉而言,此次价格大幅上涨的‘起涨点’在和田、乌鲁木齐两地,这不是很说明问题么?现在源头的价格涨上去了,河南南阳的玉石价格也‘中心开花’了。但价格传导需要时间,让消费者接受暴涨后的价格更需要时间,于是乎就有了南北城市间不小的价格差。”至于最终结果究竟是源头的价格带动全国消费市场的整体涨价,还是各地消费市场的“惰性”打压下几近疯狂的和田玉价格,我等无话语权的玉石爱好者当然只好在随波逐流中拭目以待了。
来源:证券时报 (孔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