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年9月,我在中南国际旅游公司徐东新干线门市部报名参加了新马泰九晚十天的旅行团,9月8日出发,9月17日回汉。旅游过程中,当地导游反复宣传在泰国和新加坡购物便宜又没假货,我便在泰国花9000元左右买了一个镶碎钻的戒指,在新加坡花25000多元买了一个4克拉的祖母绿戒指。
回国后,我到几家大型商场的珠宝柜台看祖母绿,想与我在新加坡买的祖母绿比较一下,结果一看就傻眼了,成色和外观与我买回的祖母绿太不一样。我到地大珠宝检测中心检测后发现,我买回的祖母绿是注胶处理过的,值不了25000元。
我几次与中南国旅交涉,并已将此事投诉到省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
一个普通读者:许女士
境外游买回高价戒指
12月3日,记者见到了在武昌某医院工作的许女士,已经为此事奔波月余的许女士讲述了维权经过。
旅游团到了新加坡,接待的导游声称新加坡的宝石品质好而且便宜没假货,导游将他们带入一家专卖祖母绿的珠宝店,并称,挑贵的买、绝对没假的。许女士进店后走进贵宾室,里面都是高档珠宝,以克拉计价,她看上了一个标着4克拉的祖母绿戒指,两边镶有碎钻。珠宝店经理称,这是天然的祖母绿宝石,戒托是18K金,价值6万,最后以25000多元成交。
次日,旅行团到了马来西亚,途中,许女士拿出自己的祖母绿戒指把玩发现,戒托内侧打着“375”的数字,据了解,“375”就是指9K金,即是通俗意义上的“包金”。“我马上拿给带队的导游,包金很容易生锈,这么贵的戒指怎么能用包金镶嵌?我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许女士说。
回国后,许女士到武汉各大商场珠宝专柜对比,愈发觉得自己的祖母绿戒指有问题。
“我先找到新干线门市部,要求开具我的旅游发票,谁知,一等就是一个月,”许女士说:“拿到发票后,我向中南国旅总部反映了戒指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到了湖北省旅游局。”
“省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袁副所长告诉我,投诉需要书面材料、旅行社行程表和戒指的鉴定证书。”许女士拿着祖母绿戒指找到了地大珠宝检测中心,检测的结果是祖母绿(处理)戒指,“处理就是经过人工注胶,根本值不了25000元,我要求退货。”
旅游局:正在从中协调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袁副所长。袁副所长说:“我看她拿来那个祖母绿戒指像个玩具,哪值二三万元?但由于她提供的相关资料还不符合要求,目前我们还未正式立案。可是,我所已在为她协调、调解退款事宜了。”
袁副所长称,申请退款过程中,新加坡商家态度比较强硬,不肯承认这枚祖母绿戒指是假冒伪劣,而我们也觉得许女士提供的这张鉴定证书上的祖母绿后面括号里的“处理”两字,确实不好证明这个戒指就是假冒伪劣。再说,许女士购买戒指也是自愿的,又没人强迫她买。
中南国旅:已向地接社施压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致电采访中南国旅总部祝经理,他表示,目前此事正在协调之中。
记者提出,在双方签订的旅游合同中规定,“旅游者在计划书安排的购物点所购物品系假冒伪劣商品时,组团社应当积极协助旅游者进行索赔,自购物之日起90日内,旅游者无法从购物点获得赔偿的,组团社应当先行赔付”,为何中南国旅不能先行赔付?祝经理表示,这枚戒指只是品质不好,并非假货,虽然处理过,但是成分确实是祖母绿,新加坡地接社不同意许女士的鉴定结果,希望能再找一个第三方机构来鉴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南国旅先行赔付实在太委屈。
“对于新加坡地接社提出的要求,我们并没有同意,因为很难找到一个许女士和地接社都认可的鉴定机构,我们已经向新加坡方面施加了压力,此事我们一定尽量协调,”祝经理说。
鉴定证书上的写法是国标
鉴定证书的“处理”两字究竟是何含义呢?
昨日,记者就此咨询了为许女士的戒指出具鉴定证书的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该中心是我国最具权威的珠宝检测机构之一。据该中心珠宝鉴定专家介绍,鉴定证书上所写的“处理”,是指仪器检测出来,这块宝石或玉石里面有人为的、外来的东西加进去了,这些东西不是这块宝石或玉石天然生成时所应当具有的。
随后,记者在专家的指导下查阅了《国家珠宝玉石名称标准(GBT16552-2003)》,了解到:“处理”的方法有,浸有色油、充填(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辐照、激光钻孔、覆膜、扩散、高温高压处理。给被处理的珠宝、玉石定名,可在所对应珠宝玉石名称后加括号注明“处理”二字或注明处理方法,如:“蓝宝石(处理)”、“蓝宝石(扩散)”、“
翡翠(处理)”、“
翡翠(漂白、充填)”。
昨日下午问题解决
昨日下午3时许,中南国旅祝经理致电联系记者表示,新加坡地接社已经答应全款退货。
同时,省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袁副所长也来电,由于许女士购买这枚戒指时花了二三万元,也是笔不小的数目,经过该所的努力协商,境外地接社已答应先行全额退款了。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