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乃华:
云南输就输在加工上
“没有好市长,就没有好市场。”何乃华说。
何乃华认为,做大做强
翡翠市场,云南占据天时地利,独缺人和。“本来‘玉出云南’,云南紧临缅甸,发展翡翠市场是很有优势的。但是由于政策、管理上的失误,很大的市场都被广东抢去了。”
和广东完整的产业链相比,云南目前原料市场很红火,但输就输在加工上。“瑞丽不乏好的雕工,但从规模、从产业化的角度说,和广东比有差距。”何乃华指出,玉雕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学习玉雕很辛苦,需要大量的年轻人。目前,无论是广东还是瑞丽,做玉雕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河南人。云南要建立自己的加工队伍,让外省人、特别是河南人进来。
“翡翠在云南发展是必然趋势,是有前途的。”何乃华坚信。
何乃华: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执行会长、世界杰出华商珠宝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世界珍珠协会主席等。编写了《宝石鉴定手册》、《珠联璧合》、《珍珠鉴赏》等专著。
张家志:
珠宝产业需要包容乃大
张家志认为,黄龙玉成为“石中灵秀、玉中新宠”绝非偶然,“黄龙玉符合玉质、种、色、工、量等几大特色。”。黄为帝王之色,龙是中国的精神图腾象征,黄龙玉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国产玉种缺乏暖色系列的不足,还拥有丰富多彩、备受人们青睐的优异玉色。
张家志认为审核一件石品是不是“玉”,着眼点应视其是否具有出类拔萃的温润凝透、坚韧致密而永恒的优异赏玩、加工特性和保值的收藏价值。黄龙玉符合玉的优异特性要求的五大完美特性,即质优、种好、色美、工艺性能优良、稀有,所以,它是“石之美者”故为“玉”。
“在翡翠、钻石、宝石等占据主要珠宝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黄龙玉的独特、优良品质,包容乃大,这样才会使整个珠宝产业更加生机盎然、蓬勃发展。”张家志表示。
张家志:云南省黄龙玉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及鉴评部主任、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等。为我国最早对黄龙玉进行科学鉴定及物理化学特性定位的第一人。
实习记者 尹馨 何真玉 摄 记者 苏颖 摄(春城晚报)
美玉?课堂
新坑翡翠 老坑翡翠
新坑翡翠和老坑翡翠的主要区别是看翡翠肉质是否细腻紧密。新坑翡翠的原料结构疏松,有的质地像冬瓜瓤或者像糠萝卜,底色以乳白、灰白、浅绿居多,矿石看起来好像是粗盐粒压在了一起。老坑翡翠就算水头差,结构还是很紧密的。
棉的差异:老坑翡翠棉很少,就算有,棉也是呈现细微的点状,新坑翡翠棉多,并且偶尔会有一些像冰渣一样的杂质。
胶状物:老坑翡翠有时会给人视觉上的一种通透感,仔细观察还会觉得肉质里似乎包含着胶状物,胶状物均匀分布,溶于其中。新坑翡翠则不会有。
灰度对比:水头好的老坑翡翠总会有一点灰色。如果是没有灰色并且水头好、种老的老坑翡翠,一定是价值连城的。
荧光性:水头好的老坑翡翠有时候会感觉从翡翠内部发散着荧光。新坑翡翠很少有荧光现象。
美玉?赏析
宋玛瑙花式碗
玛瑙是我国传统的玉石之一,色彩丰富,呈半透明玻璃光泽,素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之说。玛瑙多玉色,所以叫赤玉。它的硬度比
和田玉还高,又因其性脆、韧性差,由此增加了制作可供盛置用途的器物的工艺技术难度。
玛瑙易损,故传世的玛瑙制品极为珍贵。在河北省博物馆藏有的这件玛瑙花式碗为宋代产物,已存世千年了。它质地致密,晶莹剔透,深腹,圈足,形若盛开的海棠花,典雅秀丽,别致脱俗。六瓣柔和妩媚的“花瓣”上,可见紫红色斑纹,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玛瑙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特性,整器琢雕自然流畅。
杨丽坤 整理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