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刘静)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昨天,省计量院开放了实验室为居民提供免费检测。一天的时间里,记者发现前来检测珠宝的居民较多,而这里面的问题也最多。有一位济南市民想当传家宝的玉其实是市场价较低的岫(xiu)玉,另一位市民花两万元买来的天然翡翠玉镯其实是二次加工品……高品质玉器所占率不足10%。
“快帮我看看这件玉怎么样,我想当传家宝送给儿媳妇。”昨日,在济南市千佛山东路的省计量院免费珠宝检测现场,济南市民胡女士小心地拿出一件手掌大小的雕刻玉器交给专家进行检测。采访中记者得知,这件玉器是胡女士在上世纪80年代买的,保存了30来年,她认为随着收藏时间的增加,这件玉器也会增值,甚至会“很值钱,怎么也得几万元”,但经鉴定,该玉器其实为岫玉,在玉器市场排名靠后,从产品大小来看,当前市场价以百元为单位。
采访中记者看到,玉器问题不少,金饰品也不乐观,一条金灿灿的金链子竟是铜仿制,花铂金钱买回来的是几十块钱的合金戒指。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金价飙升,金银产品出现了合金造假,外观逼真,消费者肉眼很难分辨,购买这类产品应选择正规卖场,降低购买风险。
从此次免费检测的结果来看,省计量院共受理珠宝100余件,其中以次充好,或直接以石英冒充玉器的产品占到了15%左右;眼镜受理50多件,问题多集中在眼镜度数与实际度数不符;血压计受理60多件,问题多集中在使用时间过长,数值出现偏差。
来源: 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