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看玉用手电贴近照明,看玉的密度、色泽和柔润度。
广东并非
和田玉的传统交易与消费地,为何在近几年突然热起来了呢?
2004年就开始经营
和田玉的白先生,在广州和田玉圈子里已经有些名气了。他告诉记者,和田玉确实不是广州玉石交易的“传统项目”。和田玉雕刻师刘师傅说,广东人最喜欢的珠宝玉石还是
翡翠。对此,珠宝玉石首饰协会的孟先生也深以为然,他表示,广州人在珠宝玉石的喜好与崇尚方面,一直有跟风香港的习惯,而香港人对
翡翠是非常钟爱的。从审美的角度看,翡翠具有玻璃光泽,较之温润的和田玉要“亮丽”很多,经过亮光处理后,更见其光彩。而和田玉则更适合亚光处理,其油脂触感并非粤人所爱。
2000年前,如果想在广州购买和田玉成品,只能到一些国营工艺厂。2000年,国家放开和田玉采掘,广州市面上才逐渐有了一些零星摊位销售和田玉。华林珠宝玉器城建成后,主营和田玉的商家也不过一两家。转折点在2005年的下半年,当时国家宣布2006年将停止和田玉的机器采掘。一时间,和田玉将要暴涨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很多人都认为找到了商机,于是,各种专营和田玉的公司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在的华林珠宝玉器城,整个C区几乎都在经营和田玉。白先生说,就算是保守估计,至少也有200多家。
对于国家采掘政策的变化刺激了和田玉交易价格这一点,珠宝玉石行业协会的孟先生也表示赞同,但同时他还强调,南北文化融合和北京奥运也对和田玉交易收藏起了推波助澜之效。
他告诉记者,这一轮的和田玉收藏热潮,首先是在北方,尤其是北京的文化人圈子中兴起的,后来才逐渐蔓延到南方。虽然南北文化有差异,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融合是大趋势。不但传统上在北方文化人圈内受追捧和田白玉日渐受到广东人的青睐,一向风行南方的翡翠,最近几年也在大举攻入北方市场。此外,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设计,客观上宣传了玉石文化,重燃国人对玉石文化、玉石收藏的热情。
虽然广东珠宝玉石首饰协会方面无法提供准确的数字,但据他们的了解,最近几年广东地区和田玉市场的发展可用“激增”二字来形容。不论是成品市场还是原料市场,不管是民间收藏还是炒家“赌石”,都非常活跃。白先生s说,广州不是和田玉产地,所以和田玉原料交易并不大,但成品市场非常蓬勃,除了传统加工地上海扬州一带,接下来就是广州了。据他估计,单单华林珠宝玉器城的和田玉成品交易,一年就可以达到十几亿元。 不过,广东的和田玉交易还处于群龙无首的时代,规模化的企业还很少,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来源: 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