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古玉市场

> 南京古玩市场假作真来真含假

南京古玩市场假作真来真含假

http://feicui168.com 2008-02-07 11:36:47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收藏正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中国内地最“火”的投资方式之一。但与之相“辉映”的是,大量造假行为的涌现。近日,本报记者随同一位行家暗访了南京市朝天宫古玩市场,揭开了文物造假的神秘面纱。

    暗访朝天宫古玩市场

    “火眼”看破假货真面目

    南京市朝天宫古玩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江苏省最负盛名的私人古玩交易中心,1998年政府对其下大力气进行了改造、整顿和宣传,更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扬名。日前,记者随同资深收藏家朱东来先生踏入了朝天宫古玩市场。朱先生玩了近20年的古董收藏,是行里有名的“火眼”。

    朱先生告诉记者,要想见识朝天宫的全貌,需要在每个星期六赶早过去。10月8日早6点,记者就随同朱先生来到了朝天宫。朝天宫古玩市场分东区和西区,东区以玉器、青铜器为主,西区以字画书籍、瓷器为主。虽然其他类型的市场这个时间还没有开门,可站在朝天宫的碑坊前放眼望去,玉器、古钱币、陶瓷、青铜器等摊点已经摆满了东、西两区,而不少“专业”的收藏家已经开始在这里寻宝了。这里的东西全部没有明码标价,与普通市场上那种大张旗鼓的叫卖不同,摊主大都坐在晨曦中默默观望,并不费尽唇舌招揽生意,只有围观者询问价钱时才开口答腔。

    记者和朱先生前后相差几步,径直来到了东区最南端的一处摊点,这里一位操徐州口音的老板一见朱先生,就很热情地招呼,看来朱先生是他的老顾客了。这个摊点上有骨雕、香炉、兵器,甚至还有几个古色古香的蝈蝈笼子。记者蹲下翻检了一番,拿起来一只香炉,高约20厘米,环绕着四条镏金的龙,底座上写着“大明宣德”。记者问正在和朱先生聊天的摊主,“这个多少钱?”摊主随口答道:“5块。”记者一听,很是意外,一脸的惊诧被摊主看在眼里,他赶忙补充说:“这里的5块指的是500元。”随后,他接过香炉告诉记者,该物是明代宣德年间所制,由于年代久远,上面的镏金已经很暗淡了,上面的铜绿更能说明它的年代之久,而且,这种样式也是明代的标准样式。说着,他从摊位下面拿出一本书翻开来,指着其中的几幅图片让记者看,上面的图形确实和记者看到的香炉样子极其相似。在记者犹豫不定的时候,旁边的几位摊主也凑了上来,对记者“旁敲侧击”:“东西你放心,朝天宫里没有假东西,只要到这儿买东西的人,都是图这儿买得放心。”

    记者拿着香炉,前前后后仔细翻看,越看越觉得此物可信度颇高。这时候,旁边的朱先生笑着说:“你们就别蒙我这位兄弟了,他是跟我来玩的。”一听这话,摊主悻悻地边放下香炉,边责怪朱先生为什么不早说。朱先生告诉记者,这个香炉是假的,一开始摊主就用行话“套磁”,记者连“5块”代表500元都不懂,可见是个初来此地的“草鸡”(待宰)。而之所以说这个香炉是假的,因为我国龙的形状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变迁,直到晚清才出现香炉上的这种龙形,同时镏金也不该这么新,颜色发暗只是打磨和化学药品做出来的效果。听了朱先生的话,摊主笑骂着他不够朋友,默认了他的话。

    随后,记者来到了西区,在一个瓷器摊点,记者故作内行地指着一件腹大嘴小的瓷瓶问:“这个几毛钱(指的是几十元)?”摊主拿起瓷瓶,指着底座上的“大清雍正年制”的印鉴,笑着说:“这个几毛钱买不到,要好几块呢。”随后过来的朱先生一边敲着胎底,一边说,胎底是真的,但整件花瓶是后来接驳上去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清楚地看到花瓶里面有较为明显的接驳痕迹。在另外一个店铺里,记者在朱先生指导下,也发现了几件青铜器上有酸蚀和焊接的痕迹。轻轻敲击这些真假混淆的青铜器,会发现上面青色的铜锈粉是粘上去的,敲击某些部分所发出的声音清脆绵长,而其他部位的发声则短促沉闷。

    在一家出售陶俑和唐三彩的摊点上,记者看到了一个装着深紫色化学物品的瓶子。朱先生告诉记者,瓶子里装的是“做旧”陶瓷必备的高锰酸钾,它能消除其表面的釉光,使之色彩陈旧,面目更“苍老”。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一些正在往唐三彩上涂涂抹抹的打工妹,看见记者好奇探究的目光,并不回避,而面对故意说“这些仿得不错”的朱先生,老板们通常也是一脸泰然。

    由于早上来的多是行家,中午之后才会有不少外来客,所以,在10月9日下午,记者一个人再次来到朝天宫古玩市场。一位苏州来宁的裘先生正在东区购买一对铜锤的当口,记者凑了上去,摊主表示这是出土的唐代兵器,是他从苏北一个农村收上来的,上面的铜绿、没有擦拭干净的泥垢、粗糙的略有瑕疵的做工,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货。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裘先生以“一块一”(110元)的价格购下了,而摊主并没有开具发票或收据。记者马上打电话给朱先生咨询,他告诉记者看看铜锤的把子,记者看到把子是铁皮包了一截木头,朱先生表示,要真的是出土的唐代兵器,木头早应该腐烂掉了,要是还有木头,就说明此为假货。

    文物造假花样翻新

    防不胜防几能乱真

    据介绍,南京文物造假以玉器、青铜器、古瓷为主,字画、木雕等次之。经过朱先生联系,记者采访了南京几位在某一方面更有专长的专家。一位南京大学的教授向记者“总结”了古瓷造假的不少经验,大致有洗、埋、擦、浸、击古、做污垢等。这些手段的目的在于“去浮光,做包浆”(即消除瓷器刚出来时的鲜亮光泽,但又要制造与古瓷相似的自然光泽),“做旧”,使瓷器尽量与古瓷相仿。“洗”即用酸洗瓷器;“埋”是将瓷器在地下埋上几年,放进一些其他物品,模仿古代的地理环境;“擦”是用特殊粉末、草叶等擦拭;“浸”指将瓷器浸于特殊液体中;“击古”为专业术语,意即打击、刻磨瓷器,使其产生磨痕、破损,再经加工,制造岁月留下的沧桑感;“做污垢”即故意使瓷器变得邋遢,看上去年代久远。

    而另外一个在字画方面极具造诣的专家、南京艺术学院钱教授则告诉记者,传统的字画造假技术有摹、临、仿、造、代等。“摹”即用纸蒙在原件上,进行勾填描摹;“临”即放一原件在旁,仿作;“造”指一个长手卷裁成几部分,把一真迹上的题款取下,与假画相配,把真画与假题款相配等;“代”指画为他人所作,自己只题款或只盖印章等。而在这些传统技术上,近年又出现了“印”的技术,即用电脑制版,将字画印出来。现代的高科技让造假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一位古董行的吴老板也告诉记者,“作旧”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移花接木”,通过粘贴、镶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旧的、残破文物上的部件、皮壳,粘贴到新的文物上面,然后沾上土、上色,仅仅把真的那一部分露出来;而有些经过化学溶液浸泡作旧的仿品,还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种些有根系的植物,这就叫“养”。经过三到五年,植物的毛细管就长到了仿品上,这时再拿出来出售,很能乱真。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