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古玉文化

> 玉器不是奢侈品??艾未未、路青的古玉藏识(图)

玉器不是奢侈品??艾未未、路青的古玉藏识(图)

http://feicui168.com 2008-02-07 11:31:45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玉,石之美者。”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比德于玉”的思想,强化了玉德观念。玉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人一贯崇尚的人格、情操、信念等形而上的境界。

  艾未未,著名当代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之余,亦喜收藏,好古玩。以下是《东方艺术? 经典》对艾未未、路青夫妇的特约采访,艾未未在其中讲述了他们与古玉的缘分和独特的收藏心得。

  在老故宫博物院工作过的那志良写过《中国古玉考》,他解释了古玉器每个形状的意义。 但他的解释肯定不是完全准确的。中国有个特征,就是以古人说过什么为据,所以不管有多少文本,基本上都大同小异。里面满是似是而非的描写和陈词滥调。中国人没有习惯准确地描摹一个东西。有传说,有猜测,有莫名其妙的推论,但从不把事情确切的是什么说出来。比如说这块玉珏,它是环状的一块玉,上面开了一道缺口,有人说是耳环,因为它经常在头位的旁边出现,但它怎么个环法,怎么戴,简直没有人知道。它们中大的非常大,小的又非常之小,在形态上又如此不同??有立体的,也有薄片;有的单面有功,有的双面有功;相隔的时间会相差到几百年。有的同一个东西,两面工的时间不一样。像这个,这一面就是西周的时候刻上去的,而另一面,就是战国功。是相隔几百年以后,又在上面添了功。没有人给出准确的说法。但我可以排除地说,第一它不是饰物,因为它的功能大于饰物。如果它是饰物,就会被改造,让它更好看;但如果它很多很多年都不变的话,那就说明它是个礼器。里面包含的某种含义是不可变的。而它的环状带口的东西一直就没有变。不管在中国什么地方发现,相隔多少年,这一道是永远不变的。早期在红山文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战国是它最后的时期。

  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什么冥器,所谓冥器,是死后才能戴的。但我们现在发现很多都有了用过的痕迹,只有长期用才会变成这样。这就说明,它生前是被人长期使用着的。现在的猜测是,因为出土时它在人的头部出现,就被认为是耳饰,但据我看,这种说法很不可靠。还有一种说法,是军人带兵出征的时候,皇帝赏给他一块玉珏,意思是你不必回来了,你可以战死。这些说法都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和中国大多数古器物一样,没有准确的文字记录。这让我们感到远古的逻辑和我们今天的逻辑不一样,因为用我们今天的逻辑套不上去。这就说明我们不但和外国接不了轨,和我们自己也接不了轨。

  璜,也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我们在今天也根本说不清楚、说不完。它组合起来是个环,它制作的时候很有意思,并不是做成一个环切成三刀,而是同样一个东西切分后以精确的角度和形状组成一个环。像虎形、鸟形、鱼形的,它的制作工艺是很多年都不乱的,它的规矩是非常严格的,很像中国的明式家具,也许在某些细小的方面诸如用料、用漆等上有些变化,但实际上它的理性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

  从这种工艺的一致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古人已经有型制和加工质量上的控制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在盗版就已经很有研究了。是一个很懂COPY的国家。

  我喜欢早期商周时期的玉,那个时候都是礼器,和美学以及神秘的宗教有关,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同时又有它的功能,有着携带者对天、宇宙、人的某种理解,对这些器物抱有敬畏之心,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东西。到了春秋战国,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礼崩乐坏”了。有钱人都可以戴了,到汉代就很张扬了,是富贵和权势的一种炫耀。到了明清以后,文人又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但最早的玉器表明,人已经将物质的东西转化成了精神的载体,因为它不实用,而且耗如此大之工,达到如此完美的境界,在今天看来是很反动的。花若干年选中一块美丽的石头,把它研磨、切割,把它做成一样东西,还不知用的什么方式,是贵族的收藏还是朋友间的馈赠,都让人不可想象。

  其实我们可以大致分出玉器的时代,但我们仍然无法说出它在那个时代的功用。

  在我看来,这些玉器不是什么首饰,但它比什么首饰都好看。它的光泽,是打磨出来的;它深深的缺口,一定是有含义的,而不是个功能。它为什么要有缺?为什么要裁一刀?就像鼻子,它不是由审美来完成的,而是通气用的一样。

  那时候传下来的东西,肯定会包含某些哲学理念,只是我们不知道那些哲学理念是什么。

  说到它的艺术价值,就看你怎么说了。比如说,太阳的艺术价值在哪儿?它(玉器)是一个人造的形体,人为什么会造一个没有用的形体?别的动物是不会这样做的。按道理人在争取生存的过程中,是不会造一个没有用的东西的。它耗掉很大的财力、物力、时间,人们会修饰一个宝马说它速度快,几个缸,多漂亮,但这些都是有用的,

  这些玉器是在奴隶制的时候产生或者在更早时期。这和经济条件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要用这样一个东西去证明什么,或者以此达到心理上的安慰。

  我不认为玉器是奢侈品。如果是他身上的必需品的话,也就不是奢侈品了。当我们说不必那样的时候,它是奢侈品,但显然这里的含义是很大的。它延续了上千年,在不同的地区出现,那么他们一定是很在意这个事情。

  说到宗教崇拜,说圣母玛利亚也好,别的什么也好,都是以真人和真的故事来延续的,是有情节的。而这个没有情节的东西,一定是这个民族或这个人群形而上思维很强的东西;所谓的母性崇拜,也是需要一个具体的性的,那么这个没有任何具体的性的东西,一定需要一个崇高的审美的程度。工艺水平如此之高,难度如此之大,说明它的审美的强度要求它的审美工艺做到这一点。那么它的审美标准从何而来?判断又是从何而来?这是让人感觉最神秘的问题。它不是一个个人突发性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经过几千年进行的行为。这让人不由得想去探测这个民族所作所为。

  我是一直好古玩,路青本来没有太大兴趣。有一天她买了一块玉给我,我一看就出手不凡。第一块买的时候非常便宜,也就百十块钱,到后来就很贵很贵了。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偶尔“碰”到的,经常去的地方是古玩城、潘家园。

  我们收藏这些东西主要是好奇。因为所有的器物都是一段文明的记载,它一定说明了一个时代人们的情绪。让人不可置信的是,在出现青铜器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玉文化,而这种玉文化又和中国人的秉性很接近。只有中国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喜欢玉这个很温润、很含蓄、又很坚硬的这样一种石头,不惜工本地制作,又有严格的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已经失传了。只能通过器物猜测,这个猜测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

  玉很易碎,但也有被修补好的。打好洞,用黄金拍打成金丝,再重新固定好。我们收藏的玉器中,也有破碎的,但他们不会去碰它,而是保持原来的样子。

  目前收藏了一共是130多件,但每次给朋友看,都会少了一件两件。虽然是朋友,但我们又很担心拿了那些东西的人的命运。他们是否能承受那个东西?拿到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非常蒙昧的年代,人们乌乌泱泱,混混沌沌。似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把玩玉,只要你拥有它,都可以玩。但一个人看到的和他是谁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它的含义。但保留着某些说不清的东西让它说不清就行了。不要试图把一个事情说得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我没想过让它保值增值,那很无聊。我每天都在贬值。那个东西再值钱和我们毫无关系。我一直在找一个人,将来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他。

                             来源:《东方艺术?经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