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 人面纹黄玉饰
商代玉雕琢技艺已有相当进步,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批玉器是最有说服力的实物资料。这件人面纹玉饰为黄玉质,艺人运用写实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粗犷和悍勇,工艺上采用这一时期开创的减地法,强调了人面的立体感,头部带有侵蚀和土沁,给人很强的沧桑感。商代常见的“齿牙”状纹饰,这件黄玉人面饰件亦有体现,成“几”字形,雕琢在人面两侧耳廓之上,象征性地表示蓬松的重发。琢工虽粗,“折铁线”似的硬折方角已不多见,足见技艺在不断进步。
人面带有耳饰,如环、镂雕,可见商人对首饰的制造和使用已相当讲究。商代玉雕人面饰件今日并不多见,其剪影似的造型方法与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相近,浮雕感不甚强烈,成片状,适应佩饰。这种佩饰带有祛邪镇魔的意思 。(作 者:睢媛)
来 源: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