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公布第一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在深闺的珍贵古籍也渐入公众视野。四川藏有多少古籍?保护单位如何保护?12月10日,记者走进省古籍保护中心探访。该中心副主任、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嘉陵直言,古籍保护涉及登记普查、制作联合目录、修复、再造、人才培训与版本文献研究等多个环节,“如今是守着宝贝不敢动。”
□本报记者 张良娟 黄里
家底“显赫”,四川藏着多个“最”
“据估计,四川现存古籍约在200万册左右。”王嘉陵告诉记者,由于四川省古籍普查仍在进行中,对于全省古籍的“家底”,只能进行估算。古籍通常是指1912年前书写或者印刷的图书。从2008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四川有216种珍贵典籍入选。入选的古籍在版本、学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极大。
创举??有“中国方志编纂史上的一个创举”之誉的《华阳国志》,我省现存的版本是目前最早的明嘉靖版本。
存世最全??四川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历时27年才雕刻完毕的《洪武南藏》,是存世最全的一套刻本藏经,经鉴定为“仅存之孤本”。
现存最早??1944年在成都出土的《陀罗尼经咒》,更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印刷品。
独树一帜??有“蜀本”之称的宋代刻本古籍也让四川古籍独树一帜。“四川是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地区之一,和杭州、福建并称为全国雕版印刷中心,所刻之书被称作‘蜀本’。”王嘉陵说,这些宋代“蜀本”雕刻精美,大字疏朗,是四川文化史上的骄傲。
保护“绊跟头”,缺人是急症
如此多的古籍,保护状况如何?王嘉陵告诉记者,古籍保存最大的敌人就是火、虫、水,因此评选保护单位不止是评藏书量,还要评藏书环境。
近年来,新建成的一大批新图书馆不少都达到了恒温恒湿、装备自动灭火装置的要求,让古籍保存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四川的古籍保护仍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和修复工作滞后的难题。
仅仅是普查登记这一关,就因为专业人才的缺乏被绊了“跟头”。2007年启动的古籍普查工作,原计划3年完成,如今预计需要到2020年才能结束。“专业性太强,不仅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础,古籍的定级、版本鉴定更需要多年的阅历和积累。”
专业人才中的修复人才更是缺中之缺。据介绍,四川省先存的古籍中,破损古籍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但是全省修复从业人员不足50人,而具备修复珍贵古籍资质的人才更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守着宝贝不敢动,不然会造成破坏性修复。”
民间力量救援,古籍保护盼好收成
在人才困境之下,民间力量的介入,让古籍保护有了一抹亮色。
2008年,在图书馆学家、文献分类学家张德芳的指导下,一群已经从图书馆退休的老专家集结在一起,挂牌成立了民办非企业文化机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这个中心,在广汉市建立了修复培训基地,聘请经验丰富的图书馆古籍工作者担任修复师。
修复中心的运转资金来自社会捐助,人才培养是这个中心焦点。在“师带徒”的模式下,中心已修复古籍4186册、碑刻拓片336幅,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修复人才队伍。
民间力量的介入,拓宽了古籍保护与人才培养的渠道。但王嘉陵认为,古籍保护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费保障、人才培训都需要长期为之,数年以后,才能有较好的收成。”
(原标题:古籍保护:为何守着宝贝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