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海岩眼里的收藏怪象

海岩眼里的收藏怪象

http://feicui168.com 2014-11-28 14:11:11

  出生于1954年,海岩身上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他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失序的反思,以及对重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迫切愿望。

  他认为,1911年以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少。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人更是面临精神皈依的问题。“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因。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精神不散,靠的就是文化。只是,中国在历史上从未经历全球化,中国文化现在也在整个世界中显得边缘化。这样的话,我们的民族凝聚力还有可能持续下去吗?”

  “现在很多人买一件东西,三年不升值,往下走了,他就很焦虑。我不会,我是真喜欢,基本只进不出,最多与人交换。”

  “你到拍场里去看,90%的人都是去投资的,真正喜欢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他坚持认为,收藏是文化范畴里的事儿。但在中国,太多人将艺术品收藏视为理财,这也直接导致了拍卖市场的不健康。

  “首先,收藏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你喜爱的文化;第二,内心的动因是真的喜欢。”海岩认为这两点是收藏家最需要具备的条件。他曾看到很多人买来的一卷卷古画都不打开,对于他们来说,画作的意义只是一个拍卖行的标签和成交记录。“并不是说投资就不对,投资也有很多益处,但内心来说,爱好应该占据更大的比重。”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又有谁会喜欢明式家具?他们大都喜欢的是宜家和爱马仕。”海岩说自己希望依靠收藏,传承文化的一个小小分支。“现在看来,中国人的精神支撑还是儒释道的东西,现在,我们正处于力图恢复传统文化的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