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山水”
若以四季论性格,我行我素的宋代米芾无疑最像夏季。
米芾
米芾,生于公元1051年,卒于公元1107年,字元章,祖籍山西省太原,随其父迁居襄阳,世称米襄阳,他后来定居润州,故而《宋史》中称其为吴人。因其母阎氏是皇后的乳娘,所以米芾幼时生活在宫廷里,受环境的熏陶,长大后几度做官,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光尉、雍丘知县、涟水军太常博士,最大官为礼部员外郎,有人称之为“米南宫”。
米芾七八岁时开始学书法,十余岁时就能书碑刻,而且长于强闻博记,古文诗词,无所不涉。“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他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和鉴赏家。如今的襄阳还有米公祠,位于古樊城柜子城上,米公祠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大量的墨迹和石刻。苏轼曾经评价米芾的书法说:“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米芾的画独特,创制了“米氏云山”,开绘画艺术史上的先河。但求他的画可比什么都难。以至后来还发生了这样一件趣事:米芾的朋友卧佛大师很喜欢他的画,尽管两人交情不浅,但依然无法索到米芾的画。于是不得不想方设法把米芾灌醉,“拿”走了他的荷花图。
米芾酒醒后,不见了荷花图,知道是卧佛拿走了。但碍于情面,又不便当面索要,思索再三,想了一条计,??上门找卧佛对对子,旁敲侧击。
两人皆心知肚明,却一个不露声色,佯作不知;一个指桑问槐,多方暗示。米芾指着荷花池说道:“我有一对,对上即算,对不上罚作一荷花图。”于是先把上联出了:“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明是对对,实是问案。卧佛说:“道旁稻草盗贼窃来到处铺!”对得工整,无任何破绽。米芾再来一联:“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卧佛不示弱,回道:“二月春分八月秋分冷热不短不长。”米芾心中暗暗叫苦,口上连说:“好好好。”卧佛虽然被戏弄,但画终还在自己手上,心里高兴便随口应声:“妙妙妙!”
米芾虽无奈被朋友“借”走了画,但在他自己身上也发生过借朋友的画不还的“劣迹”,《清波杂志》记载:“在涟水时,客鬻戴嵩《牛图》,元章(米芾)借留数日,以摹本易之而不能辨。”当时米芾的朋友买了戴嵩的名画《牛图》,被米芾知道了,米芾看罢爱不释手,借去临摹。结果,他把临摹的画还给朋友,却把真迹留下了。
自以为做得很巧妙的米芾,没料到朋友会那么快便上门向他索要真迹。米芾一惊,忙问:“你怎么知道还的不是真的?”朋友说:“真迹上,牛的眼睛里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给我的那幅画没有。”米芾不得不把真迹奉还。
米芾“以假换真”,人们非但没斥责他,还形容他“举止颉顽,不能与世俯仰”。慕米芾之颠狂,一时竞相仿效。也许,在当时偷画亦不算偷吧,人们也早已习惯了他的癫和狂。
在米芾的一生里,行为都与常人有异,即使连死也是如此,他死前一月焚烧他所喜欢的书画奇物,写好跟亲戚朋友告别的信,让人造好楠木棺材,并且坐在其中吃、喝、睡觉。临死前几天,就不吃荤菜,不更衣,不洗澡,烧香静坐,临死之时,召集群僚说:“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于是合掌而逝,终年57岁。
来源:星岛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