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犀角惊艳紫砂预热 明代三螭龙犀角杯估50万(图)

犀角惊艳紫砂预热 明代三螭龙犀角杯估50万(图)

http://feicui168.com 2010-04-28 16:53:14
 
明朝三螭龙高浮雕犀角杯
 

明朝鎏金刻花镶和田白玉带板
 

唐朝双系花釉瓷罐
 

战国时期青铜牛头车辕首
 
 
明代鱼籽地缠枝莲银碗

    随着气温攀升,鉴宝更热。上周六,大河鉴宝如期在河南省龙祥宾馆进行。来自周口、南阳、焦作、信阳等地的藏友,带来当地藏品与大河鉴宝专家交流。唐花釉、明犀角杯、战国青铜辕首、明代玉带板……宝贝件件惊艳。而几把紫砂壶的出现,也给将于5月8日启幕的河南第二届紫砂艺术节作了个小小的预热。

    貌似钧瓷的唐花釉

    几位河北藏友远道而来,带来些新鲜的陶瓷器物。一件胖大的唐花釉罐,双系,深蓝的釉色上大块的蓝白色块美丽流变,和宋钧很有几分相似。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说,这是唐花釉,是鲁山段店窑的东西。唐花釉有好几个窑口,而以鲁山段店窑烧制得最好。正是因为与宋钧有几分相似,民间俗称唐钧。这件大罐还应该有个宝珠顶的盖。乔老师给出的市场估价是万元左右。

    还有一把执壶,淡雅的米黄色釉,弯弯的柄,鼓腹,短而直的壶嘴,盘口,外撇的口沿很宽,有些异域风格。乔老师判断是北齐到隋的器物。这种执壶又称水注,是种酒具,出自相州窑,属青瓷的一种。执壶看上去蛮完整,但却没有逃过乔老师的眼力,“这把壶修过”。果然,柄、颈处的釉色与壶身有明显差别,而且没有细碎的开片。乔老师说,如果是完整的,可以值到一两万元。

    另有一件小盖钵,造型可爱,绘以草叶纹,草叶舒卷,像灵动的鸟儿。是金代河北磁州的典型器,盖已缺失,估价5000~8000元之间,“如果有盖,价格翻番。”
 
    惊艳螭龙犀角杯

    当天见到的最靓宝贝,当数一只明代三螭龙高浮雕犀角杯。这只犀角杯高8厘米,口长16厘米,口宽9。5厘米,称重200多克,口沿上镂空雕着一条螭龙,口衔杯沿,两只前爪抓住两边杯沿,很有些气吞山河的气势,杯身两侧还各雕有一条螭龙,螭龙的动感非常强,张牙舞爪,于祥云之中飞舞。杂项与玉器鉴定专家张保龙惊叹不已:“一眼货!难得一见的珍品!”
在张老师的细细讲解下,藏友们领略到这件宝贝的不凡之处:明代仿商中晚期造型,三层雕工,一层为地纹,二层为祥云纹,主体纹饰为螭龙。此外,口沿与底座边缘还有仿商周青铜器回字纹。其工艺复杂而精细,为浮雕加镂雕。就连细小的龙爪处都打磨得非常光润,完全看不到刀痕,流云的边缘还起了阳线。张老师连叹“工艺一流”,认为这只犀角杯应为宫廷造办玉匠的作品,实属难得一见。凑近一闻,有淡淡的麻油香味,正是犀角的典型特征。据悉,犀角于我国最早出现于明。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后,与南亚、非洲交流互通,犀角才大量流入中土。由于犀角有特殊的药用价值,能够凉血、解毒、镇惊,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在宫廷、贵族、上层社会中,成为一种炫耀财富与身份的象征,被誉为古器物中的奇珍异宝。因其可与酒融合,因而常用来做酒杯。一是材质稀贵,二是工特别好,三是年代早,张老师给出的市场参考价位在50    万元以上。

    这件犀角杯口沿处有道开裂,藏友说,几十年来一直在柜子里放着没拿出来过,张老师叮嘱,保持老貌,不要清洗,但可时常以手把玩,使之更润。

    紫砂节前小预热

    5月8日将在国香茶城举办的河南第二届紫砂艺术节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届时大河鉴宝将与来自宜兴的紫砂收藏与鉴定大家联手举办一场鉴宝活动,并有一批名家壶亮相。紫砂节未到,壶友们已经按捺不住,携宝贝粉墨登场喽!上周六的鉴宝现场接连出现几把紫砂壶,其中一把落款“周桂珍”,不过是把高仿壶!

    这把壶是紫泥,砂不错,光润精细,看上去还有些大师的风范。翻过来看底,大大的篆字印款,张保龙老师取出随身一本图谱,翻到周桂珍那页比照,跟周大师的常见印款还是有出入。张老师说,周桂珍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目前市场上没有几十万元是拿不下来的,市面上仿品很多,仿名家壶也有相应的价值,这把仿作仿得很精,也要几万块才拿得到。

    古拙牛头车辕首

    一位周口藏友带来一对厚重器物??青铜牛头车辕首。还带着泥土的古旧外貌,牛眼圆睁,遒劲的牛角划了一个沉稳的弧线,直指向前,造型非常古拙。后颈部中空,还有一个方形小孔,应为镶嵌时的挂口。青铜器鉴定专家于倩老师说,辕首是装饰在车辕前段的饰件,古时车体上镶嵌金属装饰非常多,轮子、轴、车毂上都有,每个部位有专门的名称。这件辕首工比较粗,当时很多镶嵌件都非常精美,还有装饰,有的镶金错银,有的饰以绿松石、红宝石,有的鎏金,充分彰显车主的身份与财富。这对辕首为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器物,估价一对1万块。

    当天还见到两枚铜镜,均为宋仿前朝作品。一件是宋仿唐瑞兽葡萄镜,一件是宋仿汉铜镜,外圈一圈吉语铭文,中间内连弧,但两枚铜镜做工都比较粗。于老师说,铜镜自夏晚期就有了,兴起于春秋战国,后世一直有铸造,汉、唐都是高峰,宋以后就衰落了。宋仿前朝铜镜非常多,仿汉的铜镜其中一部分还铸有铸匠的戳记。作为一种实用器,在民间非常普及,但材质、铸工差异极大,富商大贾、官家用材质好的,形体大的,铸工也非常精美,而民间普通百姓用的做工比较粗糙,也比较轻薄。

    精美细腻明代银碗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
当天出现一只明代的银碗,非常精美。银碗通体灰黑色,乍看挺不起眼,但凑近细看,鱼籽地的细腻纹饰上遍布缠枝莲,4个莲花坐佛分坐四方,非常精美细腻。张保龙老师说,这应是官宦、富贵人家的实用器,估价3万元左右。

    另还有一件明朝鎏金刻花镶和田白玉带板,白玉四周连珠纹,中间一条立龙,铜身金层大部分已脱落,表面还有錾花,估价也在3万元左右。
 
来源:大河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