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珍珠地开光人物纹扁瓶(清乾隆),高27。5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7。5厘米。
青花双骏图盘(明万历),高4。6厘米,口径36。7厘米,足径20厘米。
市场价值可达天价
程存洁告诉记者,按照国内博物馆界的惯例,凡是国家一级文物以上的,就有资格称作“镇馆之宝”。以这个标准衡量,广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数量在三四百件以上。其中有些更是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仅见的孤品,或者极稀品。例如著名的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帕斯夸尔?马利皮埃(1457~1462)所铸的威尼斯银币“格罗索”,传世只有两枚,一枚藏于威尼斯当地博物馆,另一枚就在广博。这枚银币铸造于1461年,之后不到40年便传入广州,说明15世纪时广州与欧洲交通贸易往来频繁。
著名中国文化研究学者李约瑟在撰写旷世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时,也是因为在广州博物馆中看到了一艘东汉陶船,从而断定中国早在汉代已经发明了船舵,较之欧洲早了1000多年。船舵的发明被西方视为世界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因为有了船舵才能进行安全的远洋航行。馆藏还有一件当年作为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的象牙龙船,不但是孤品,而且工艺极为精良。类似的“孤品”类文物,还包括元代的轮船形青花瓷水注,元代的铜壶滴漏(原件后征调到国家博物馆)等。
程存洁表示,如果按照“市场价值”计算,广州博物馆的藏品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对于博物馆而言,更看重的是藏品的“文化价值”而非“市场价格”。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