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让历史得以完整流传:探秘杭图古籍修复室

让历史得以完整流传:探秘杭图古籍修复室

http://feicui168.com 2010-12-06 17:08:33

  “牛通社记者走进杭图”体验报道之二

  杭州图书馆专题文献中心古籍部,对牛通社记者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这里的藏书,百年以上历史的都属于"娃娃"级别。这些古籍饱经岁月洗礼,不少已经伤痕累累。古籍部设有古籍修复室,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用小麦淀粉糊、华宝斋宣纸和专业工具,修复了一本又一本古籍。上个周末,13位牛通社记者受邀观摩了古籍修复过程,神秘的古籍部也不再遥远。

  历经考验 才能观摩古籍修复

  进入古籍部,这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享受的待遇。为了证明我们是合格的小记者,杭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考验。

  第一关:向读者赠送明信片。

  杭州图书馆有许多印刷精美的明信片。我们每个人的任务是向读者发放6张明信片。作为新小记者,刚开始面对读者,我有些结结巴巴。不过后来交流越来越顺畅了,第一关考验通过。

  第二关:音乐图书馆小调查。

  杭图二楼的音乐图书馆,是由一台台音响和耳机组成的。我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CD,有古典音乐,也有流行歌曲,戴上耳机抓紧时间享受。

  除了听音乐,我们还要向读者征求意见。一位老伯伯说,他希望音乐图书馆能再大一些,"能建一个独立的音乐图书馆,容纳上万人一起欣赏音乐就更好了!"

  考验通过!参观古籍修复室。

  经过两轮考验,我们终于可以跟随古籍部的赵老师进入古籍修复室。

  在工作室红色的台版上放着一页古书,老师神秘告诉我们这可是一百多年前清代的书呢!时间长了书自然变得千疮百孔。

  我们看赵老师用色差较小的宣纸来修补古书。这古书上的孔,大的有小拇指一般大,小的呢连芝麻都比不过,但任何一个小孔都不能放过,都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

  牛通社记者 娃哈哈小学六(1)班 郭铖岑

  畅游书海,探秘古籍

  重头戏来啦!我们进入期待已久的古籍部。据说,只有经过特别许可,我们这些小朋友才能进入古籍部呢。

  杭图的赵阿姨带领我们来到了古籍修复室,房间的中间放着一张特别大的桌子,上面放了宣纸、水、糨糊,一些满目疮痍等待修复的古籍书……

  赵阿姨拿起一张塑料纸垫在下面,在这上面放上了一本破得不成样子的古书。她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断了固定封面的线,一边向我们讲解:"古代的书,一般都是用线把封面与书缝起来。然后把书页用纸折成的'钉子'钉起来。"说着,她举起一颗颗像钉子形状的纸钉给我们看。

  拆解完毕,阿姨抽取其中一页放在塑料纸上,用手压平,抚平折角,又从宣纸上撕下一块,刷上糨糊,衬在古籍书的洞上,一个洞补完了。这样一遍遍地重复,最后一页的修补终于完成了。我赶紧站直身子,伸个懒腰,看得人都有些累了,可想而知,修补者是多么辛苦了。

  牛通社记者 徐雨彤娃哈哈小学六(1)班

  神奇的古籍修复

  杭图为市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杭图分为三层楼:一楼的书可以借阅;二楼有音乐图书馆和自修区;三楼的专题文献中心,就是我们这些小记者要参观的古籍部了。

  进入古籍部,一眼望见的就是大小不一的古书,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把1912年前的书都算作古书,最早的还有宋代的书!

  经历那么悠久的历史,书难免破损。这些古书会被杭图的工作人员"清理"出来,仔细修补。带队的赵老师说,修补古籍用的是小麦淀粉做的糨糊,这样才能保证古籍的品质。调配糨糊很有讲究的,黏度的把握需要反复测试。

  赵老师还说,作为补书的材料,要用与书面纸张色彩相近的上等宣纸,不能太白也不能太黄,否则就影响美观了。这次,赵老师特地使用了从清末古书上拆下来的空白宣纸,向我们示范修补过程。如果宣纸不够了怎么办?赵老师说,可以向华宝斋或其他专门供应宣纸的单位采购。

  牛通社记者 钟嘉丽 胜利小学(赞成校区) 五(3)班

  时报记者 洪文宇 整理/摄影 通讯员 杨?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