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张元: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立的灵魂

张元: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立的灵魂

http://feicui168.com 2010-12-06 17:08:50

  张元,满族,1963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祖籍南京,自幼学习绘画。1989年北京电影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个人集资独立制片。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被《新周刊》和新浪网联合评选为全国十大新锐青年。被《中国青年》杂志评选为将影响下个世纪的100位青年人之一,2001年被联合国授与文化和平奖。

  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没有去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厂,而是自筹资金23万,拍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电影《妈妈》,后来挂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厂标,全国发行只卖出3个拷贝。

  从1989年到现在,张元一共拍摄电影、纪录片16部,其中6部通过审查,获准公映。张元的电影题材涉及患幽闭症的儿童、前卫艺术家、无业游民、精神分裂者、同性恋者、重刑犯人、变性人……因为这些电影题材太独树一帜,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张元的电影惨遭冰冻,无法在国内公映。

  作品列表:

  电影:《妈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大奖);

  1992年的《北京杂种》(获瑞士洛迎诺电影节特别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1996年的《儿子》(获鹿特丹金虎大奖与最佳评论奖);

  《东宫西宫》(正式入选1997年法国嘎纳电影节、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奖、获意大利托米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以及斯洛文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8年的《过年回家》(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等四项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数字电影《金星小姐》。

  2002年《绿茶》、《江姐》

  纪录片:《广场》(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意大利国际民族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2001年的《收养》。

  MTV:1990年的《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与《一块红布》(分别获得美国MTV亚洲最佳MTV奖与旧金山金门特别奖);

  1994年《飞了》;

  1999年的《疯狂英语》(获米兰电影节最佳影片)。

  张元对话录

  时间:2006年3月

  地点:北京夕照街5号

  《星库》(以下简称《星》):你小时侯生病的经历和你后来的电影关注‘边缘状态的人’有关吗?

  张元(以下简称《张》):小时候得过一场肾病,吃药吃成了个胖子。后来肾病好了,又得了喘气病,小学上体育课,要围着操场跑很多圈,跑完之后,像要死了一样难受。我每次犯病的时候,我爸就围着床转,看着我上气不接下气,搓着手没办法。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我能顺畅地呼出和吸入每一口空气。那时我奶奶对我讲,日子混过去就得了。

  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但什么是边缘,什么不是边缘?

  《星》:1999年,对你来说很特别,过年回家》通过审查,在国内公映了。

  张:筹拍《过年回家》之前,我和编剧朱文、宁岱、余华去了30多个监狱。这是我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因为它不仅在国际上获奖,也终于能与国内观众见面了。

  《星》:2002年,你一下子拍了3部风格不同的电影??《我爱你》、《江姐》、《绿茶》,其中,你的转变,会不会被认为越来越商业化?而这种种尝试,是不是说明你一直在寻找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

  张:说商业化也没什么。我的很多电影没有机会在国内上映,但有些影片也是很商业的,像《过年回家》就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至于说到表达方式,的确,去年我拍了3部不同形态的电影,可以算是比较焦躁地寻找一种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方式,《绿茶》已经开始接近我所要的状态和风格,我开始清楚创作风格的方向在那儿,以后的作品会将这种风格和表达方式沿袭并探索下去。

  《星》:你的戏曲电影《江姐》一直都没有公映的原因,我从院线方面得到的回答是它不会有太多观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江姐》一直没公映应该说是市场问题,不过在《绿茶》之后,它就会和观众见面了。其实拍一个作品的感受不会那么煽情,我只是很冷静地完成这样一个影片,也许它不会有很好的票房,但我相信它会有很好的效应。

  《星》:我看过《绿茶》的文学剧本,金仁顺当时的短篇怎么打动了你?

  张:王朔向我推荐了这个短篇,只有8000字,但很打动我。我觉得写得非常有意思的是两个人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准确地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情感,那种感觉既真实又有诗意。后来我邀请作者金仁顺到北京,完成了《绿茶》的文学剧本。

  《星》:你和姜文合作愉快吗?

  张:我和姜文是老朋友,我觉得他很适合陈明亮这个角色。他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他塑造的很多形象我都很喜欢,也很喜欢他导演的作品。我和他合作很轻松,他是一个很认真、很执著,很有追求精神的一个演员。

  《星》:很多观众都习惯了姜文的硬派形象,在《绿茶》里,他只是一个和另一个女人发展情感的男人,他把握得好吗?

  张:把握得很好。我觉得展示了他的另外一面,塑造了另外的一个形象,实际上姜文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他对情感的表达非常纤细,很打动我。

  《星》:赵薇呢?她在两个角色间的转换自然吗?从剧本来看,朗朗是那种颠倒众生的女人,她给人这样的感觉吗?

  张:我和赵薇是第二次合作了,在《绿茶》里,她表现得很复杂,将角色表现得很好。你说的颠倒众生,是商品化和职业化里的问题,但在生活里,你要征服的,永远只是一个人。两个人之间真正的情感交流是由这两个演员来传达的,至于他们是否传达出了,只能由观众来看了。

  《星》:《绿茶》遭到评论家的质疑。

  张:你觉得呢?他们现在能有什么看法?我曾经听过一个电影评论家说:艺术家是豆腐,我们就要把他们切碎了做成一碗汤。这句话我听了很奇怪: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立的灵魂,心是自由的。就切成豆腐片,他会感到不舒服……

  其实在拍完《东宫西宫》之后,我已经厌倦了地下电影的模式。《东宫西宫》发行了四十五个国家,得了十几个奖。但在祖国的观众没有看到这部电影。我心里很部平衡。那之后我就开始转换操作模式。

  我可以给你一个线索:其看看西方艺术史吧,其看看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在那之前,艺术家都为教会服务;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艺术家开始满足有地位的资本家的需求。慢慢的,艺术创作中出现了生活中真是的形象。我的意思是说:要研究艺术家的转变,就得研究其服务对象的转变……

  《星》:“第六代导演”几乎个个是拿奖高手,在国际上得奖有个速成公式??边缘文化+本土特色+被禁……你怎么看?

  张:参加影展、电影节拿奖,其实就是把作品放在评论界的菜刀底下的过程……这是整个社会的习气??作秀。但只是世俗生活必须的一部分。但我认为它和艺术无关。

  我给你打个比方:敦煌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吧?但它的画匠大多是囚犯??艺术家有时候必须戴着镣铐跳舞。再拿我这回拍的《看上去很美》举例:我们拍的是孩子的世界,其实完全是成人世界的折射。成人中有棱角的也要被磨平,变成世俗中的规律作品。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