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寻找历史图片背后的真相

寻找历史图片背后的真相

http://feicui168.com 2010-12-08 12:52:00

  早报记者 徐佳和 发自广州

  “沙飞”是中国当代摄影史中无法抹去的名字,是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他拍摄的历史现场和祖国瑰丽悲壮的景色,成为鼓舞射击和与敌人肉搏的战士投入战争的武器,没有他的影像努力,抗日战争的历史也许就显得不完整。沙飞本身并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家,还是建立新闻摄影队伍的人。沙飞影像研究持续了多年,人们始终在历史长卷中寻找着这个以镜头为武器的影子。在近日由中山大学主办的沙飞影像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与会的学者们和当代纪实摄影师们依照着沙飞的敏感和热情,提出了“寻找历史图片背后的真相的话题”,他们意图寻找与摸索抗战期间,图片所昭示的历史真实和政治真实之间的差距。不再把摄影看作纯粹的摄影,而看作研究历史的证据。

  “记忆是灵魂的再现”,沙飞留下的一千多张文献般的革命新闻摄影照片背后有没有摄影家自己的灵魂存在呢?距离沙飞去世已然六十周年,然而,沙飞却成为了持续六十年的话题,成为研究政治与摄影、与艺术的研究的交集。引发与会的学者们探究的是,历史叙事中可能掩藏在叙事背后的立场。

  摄影背后的灵魂存在吗?

  文化学者朱大可认为,身为摄影家的沙飞,一方面,要看到他的个人独立与对自由的追寻,以及对人性敏感的捕捉。他拍摄了很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照片,其中不仅有白求恩的工作照,还有白求恩躺在山间日光浴与游泳的照片,沙飞甚至在照片中完成了对于白求恩裸体的偷窥,照片中的白求恩,其实也在表达着自身的欲望。另一方面,沙飞不得不面对当时的政治诉求,他也希望自己能像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卡帕一样在战场直面战火,但是他不能,于是只能寻求场景摆拍的真实。真实,可以是谱写的真实,也可能是个人灵魂的真实,于是沙飞的摄影作品成为这些多重真实的叠加。

  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提出了真实如何成为被接受的真实那就要看是不是符合人性,是不是真诚,而当年的沙飞是用自己的真诚创作了“革命”的存在。

  图像本身的真实性有限

  文艺研究杂志社的金宁提出,图像本身的真实性是有限的,图像是时间和空间的切片,是时机的选择,解释的选择,选择的背后有着巨大的解释空间。

  但是,往往,只有单一线索的叙事是片面的。而唯有多重线索叙事,才能给观者提供多种解释的选择。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李公明接着提出,战争摄影的体制究竟有什么真实的东西在背后?战斗的集体里面,个性是要消解的,作为具体的个人的观察者必须遵守通过观看体制建立的一定的观看秩序。那么该怎么观看,如何选择立场,个体观看的权力又是什么?就观察主体而言,也没有纯洁的观察者。由此看来,摄影貌似很客观,其实很主观。所以真相是有组织、有导向的。

  历史的图片并非历史的真相。在这个揭秘时代,我们更希望看到历史照片背后的秘密。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