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连环画葫芦兄弟著作权之争进入白热化

连环画葫芦兄弟著作权之争进入白热化

http://feicui168.com 2010-12-10 12:32:19
连环画《葫芦兄弟》。 连环画《葫芦兄弟》。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葫芦娃形象设计著作权案僵持至今,令原被告双方疲惫不堪。17年前的旧案、美影厂给出的酬金、档案室里消失的珍贵手稿,这些元素拼凑在一起简直可以拍一部悬疑电影。经典美术片《葫芦兄弟》拍摄于1986年,在1990年著作权法颁发的前夜,今天的当事人恐怕谁也不会预料到,20多年后,围绕葫芦娃的形象设计著作权,竟会有着这场犹如“罗生门”般的缠斗。美影厂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诚表示,无论最终的判决如何,该案的结果,都将成为今后此类著作权案件的风向标。

  争议一:谁率先出版了连环画?

  此前,原告方孙律师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被告的三位证人龚金福、沈如东、沈寿林和原告胡进庆存在着明显的“利害关系”。因为早在1993年,这三人未经美影厂和原告的同意,大量抄袭《葫芦小金刚》分镜头台本画面,并略加改动,擅自制作连环画。胡进庆随后将龚金福、沈如东、沈寿林等四人告上法庭。但当记者昨日直面这起陈年旧案的被告之一、美影厂导演沈如东时,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答。

  曾参与《葫芦兄弟》动作设计的沈如东表示,《葫芦兄弟》的导演胡进庆当初未征得美影厂的同意,率先出版了连环画,并由多家出版社对外销售。沈如东等四人随后也依样效仿,出版了同名连环画。沈如东称,当初美影厂对胡进庆的做法很有意见,但因为还在考虑制作《葫芦兄弟》的续集,便不再追究。“我们后来出了一套连环画,但没想到被胡进庆告上了法庭。”沈如东说,这起案件的判决并非如胡进庆方所述,终审的判决是,变更初审的第一项和第三项。“也就是不再要求我们道歉和赔偿。”沈如东拿出17年前的判决书,指给记者看,“结果是福建出版社赔了1千元给胡进庆,我们分文未出。”

  对此陈年旧案,胡进庆儿子胡寅昨天在电话那头颇为激动,“绝对没有的事,我爸爸肯定没有在他们之前出版过《葫芦兄弟》连环画!”胡寅说,父亲是在那桩旧案判决出来后,才委托北京电影出版社对外销售了一套《葫芦兄弟》的连环画。

  争议二:手稿档案室为何独缺《葫芦兄弟》?

  在今年六月的第二次质证现场,原告律师拿出了厚达80页的《葫芦兄弟》及《葫芦小金刚》分镜头台本墨稿。尽管封面已经斑驳不已,但这份珍贵手稿记录了胡进庆当时创作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在法院上被出示的证据也被美影厂方面指为违反厂规。

  昨天,沈如东带着记者走进了上海美影厂311室,在最后一排大木箱中,指着一个箱子上的目录纸片说,“原本这里是放《葫芦兄弟》所有手稿和分镜头台本的。”但如今,目录纸片上的《葫芦兄弟》四个字已经被划去,替代它的是《山伢子》和《水鹿》。沈如东告诉记者,美影厂曾有规定,一部动画作品完工后,所有的相关材料都要归档入库。“但现在唯独缺了《葫芦兄弟》,当年动画片拍摄完成后,身为总导演的胡进庆把这些非常珍贵的手稿留在了自己家里。”

  对此,胡进庆的儿子胡寅有些忿忿不平地说:“之所以要把这些手稿带回家中,是因为担心有人盗用,再惹出类似1993年被人出连环画的案子。”值得一提的是,美影厂人士认定胡进庆把《葫芦兄弟》原稿带回家是在影片拍竣后的1986年,而胡进庆之子胡寅则称,父亲将原稿带回家是在1993年后。

  争议三:个人作品?法人作品?

  胡进庆的律师表示,本案的争议焦点其实聚焦在葫芦娃的诞生到底属于个人作品还是法人作品。对此,美影厂方面明确表示,从《葫芦兄弟》开始创作的1984年开始,厂方就推出了酬金制而非以前的奖金制。奖金制是指每个月发给员工5元,6元,7元,共分三级的奖金,但所谓酬金制则在金额上大涨特涨。沈如东当初完成了《葫芦兄弟》的动作设计,最终拿到了1200元。沈如东虽不清楚身为总导演的胡进庆具体拿到了多少酬金,但他表示,不会低于这个数字。沈如东告诉记者,美影厂当时为了鼓励员工的创作激情推出了酬金制,每本分镜头台本450元的奖励,在当时属于“天文数字”。

  但原告方坚持认为,当时,胡进庆的创作多在家中进行,并没有得到厂方的条件支持,他拿到的这笔钱也只是劳务酬金。

  胡进庆之子胡寅昨日向记者透露,在今天上午开始的庭审中,他又准备了原告之一吴云初提供的新证据。“这是吴云初当时和胡进庆设计葫芦娃这个形象的最初彩色设计稿,大概在10页左右。《葫芦兄弟》里其他的角色诞生都有图可依。”虽然原告拿出新证,但美影厂方面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葫芦兄弟》是动态组合,形象设计和动画整体不能分割开来。沈如东告诉记者,美影厂创造了那么多的经典形象,如果都属于个人所有,谁都可以占为己有,“那我们的艺术档案室不就空空如也了吗?”

  走进美影厂“密室”

  满屋金色的回忆浓缩在大木箱中

  因为一场错综复杂的著作权官司,机缘巧合,记者昨日有幸踏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艺术档案室。在这间不到二十平米的房间里,装满了“70后”、“80后”甚至是“90后”童年金色的回忆。当美影厂工作人员打开一个个硕大的木箱时,《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黑猫警长》等经典动画片的原版手稿一一呈现在记者面前,让人感慨万千。泛黄的纸张和生锈的别针,夹杂着房间里浓重的霉味,告诉几位“不速之客”,这就是回忆的滋味。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三楼有一间毫不起眼的房间,房间号为311。在这里,美影人50多年的心血,汇聚在了十几个巨大的木箱中。在美影厂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本报记者探访了这间“密室”。一行人跟在提着钥匙的老职工范师傅身后,穿过长长的走廊。当老范插进钥匙准备开门时,却遇到了小麻烦。倔强的大门纹丝不动,范师傅怎么转动钥匙都不管用。一旁的美影厂导演沈如东有些着急地说:“你试试往下扳,用点力,这门都多久没开了啊?”范师傅随后用足力气,半撞半推的打开了房门,当记者走入这间小小的房间时,一股霉味儿袭来,差点把记者逼出门外。范师傅马上把窗打开,这才稍稍缓解。据其介绍,美影厂如今共有三间房来存放画稿资料,311房间里存放的最为珍贵,可谓是美影厂近60年历史的缩影。

  记者发现,所有的原著手稿都被放进了两人高的大木箱内。每一个大木箱的正面都贴有一张目录纸。“《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这些竟然都放在了一间屋子里!”就连美影厂年轻的宣传人员小张都发出了惊叹。

  范师傅首先打开了装有《大闹天宫》原稿的木箱,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大叠原稿放在了桌上。美影厂导演沈如东指着其中一张纸说:“这可是万籁鸣先生的原稿!放到现在应该有50多年的历史了。”这张画稿上,用来夹隔的回形针已经生出铁锈,这些铁锈就像病菌一样渗入了这幅珍贵的画作。除了《大闹天宫》外,美影厂的开山之作《骄傲的将军》也静静地躺在房间最后一排的大木箱中,这些拥有近60年历史的画稿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文物。这些手稿的纸张大多有些泛黄,沈如东告诉记者,纸张保护起来的确很难。记者不禁问道:“如果遭遇火灾,那这些珍贵的画作该怎么办啊?”小小的艺术档案室里一下子陷入沉默,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