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讯(徐然 记者 王静)近日,《哈尔滨电机厂发展史》、《黑龙江画报》试刊等6本来自跳蚤市场的旧书正式成为省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据介绍,近年来,通过热心市民捐赠、在跳蚤市场上淘宝、网购等方式,约有4800余本来自民间的旧书由于文献价值高、填补馆藏空白,成为省图书馆的馆藏图书。
据省图书馆特藏部有关人士介绍,普通市民手中往往保存着一些图书馆里没有的旧书,这些旧书多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从2006年开始,省图成立了专门的征集办公室,专门征集图书馆采购不到的内部出版物、旧书等。得到消息后,一些热心市民主动把家中的旧书送到省图书馆,其中不乏珍贵版本,最早的为光绪年间出版的《渊鉴类函》。送书市民表示,他们之所以把家中图书送到图书馆,一方面是因为在图书馆图书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也觉得图书馆有专业、优越的保存条件,可以保证图书能够完好地传下去。
2008年,一位老人将一套《毛泽东选集》送到了省图。经过专家鉴定,这是哈尔滨出版印刷的《毛泽东选集》,该书是1948年由东北书店出版发行,由原(哈尔滨)东北铁路印刷厂印刷。第一次印刷只有20000册,选集共计六卷,收录毛泽东文章报告等50余篇,是新中国成立前印刷质量最好的《毛泽东选集》,由于出版年代早,在毛泽东文献出版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据介绍,除市民捐赠外,街边的跳蚤市场、二手书网也是旧书入馆藏的主要来源。由于我市是老工业基地,与此相关的旧书史料价值极大。工作人员每次“闲逛”街边的跳蚤市场、网上的书市都可能有收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哈船舶画册》、《宾县烤烟的生产发展概况》等多册地摊旧书从跳蚤市场进入了省图书馆馆藏图书。如今,4800余本旧书经过整理、登记,已经面向市民公开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