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1948年出版的精装两卷本《毛泽东选集》摆在了记者面前。“这是在武安市冶陶镇出版的,在邯郸市还是首次发现。而且这套书曾被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秘书长林伯渠使用过”。该书的收藏者、邯郸市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会长王连增告诉记者。
这套《毛泽东选集》分为上、下两卷,十六开本,蓝色布面精装。封面中央为毛主席头像,上面的“毛泽东选集”和下面的“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为烫金字。
据资料记载,中共“七大”之后,各解放区都在贯彻落实“七大”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思想。地处武安冶陶的晋冀鲁豫中央局研究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这项工作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组织实施,时任宣传部长的张磐石同志领导。这套《毛泽东选集》中选编的书目由中央局确定。从“六大”以来毛泽东著作、报告中选编,作为主件,从中央文件中选编与主件有关的文件,作为附件。承担印刷任务的是华北新华书店印刷厂。为保证印刷质量,厂里从延安和山东解放区抽调了多位技术骨干。在物资非常缺乏的情况下,采购人员四处奔波,采购到黄金、布料和上等纸张。由于印刷厂没有会烫金字的技术人才,又从冀鲁豫区请来了曾在日本国内做过烫金的田崎(原是日军士兵,被我军俘虏后参加了革命)负责封面烫金。经过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胜利完成了出版任务。
记者注意到这本书的扉页内有“党内文件,干部必读”字样,而且盖有一枚鲜红的“林伯渠”章。这套“毛选”为内部发行,供高级干部学习使用。另外,目录中有个别篇名被纸贴住了。原来,这套书在正式出版前,曾送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批示“将其中不宜公开发表的及不妥的标出来并提出意见,待修改后再出版。”但晋冀鲁豫中央局接到上级指示时,“毛选”的书页已印刷好,目录和页码都不便更改,只得将目录中篇名用纸贴盖,将书中文章抽出,以缺页处理。也使这部“毛选”永远地留下了历史痕迹。
这套书为建国后出版新的《毛泽东选集》奠定了基础。由于当时受条件限制,这套书印量不多,加之经过60多年的沧桑巨变,存世量很少,已成为难以寻觅和十分珍贵的革命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