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君
李泳森与张充仁相交70年,可谓知音了。张充仁虽以雕塑为主,但水彩画也画得十分精致,画风近似法国的维亚儿,而李泳森对此人的风格也十分喜欢。说来也有趣,两人从画刊上相识很久而无缘相见。直到1926年,张充仁在法国总会开展览会回来,经人介绍才得以相见,艺术的语言使他们一见如故。他们不断相约,赴野外写生采风;他们卧室交流磋商,探中西合璧之路。李泳森生前回忆说:“这时日,我水彩画技法得充仁兄指点进步飞快。”张充仁定居上海后,设立一画室为“充仁画室”。张充仁得意门生哈定也设立了“哈定画室”,大家经常相聚在两画室之中写生、畅谈。一次,张充仁买了一只大鸟,脚长长的,全身白中带黑,额头上一根黑毛翘得老高,令人注目,然大家不知其名,张充仁请李泳森去写生并识辨,可李泳森也不识,他们突然想到了花鸟大家林风眠,林风眠画面上经常出现这种鸟,不妨请他前来一解。果然,林风眠一来便见了分晓。林风眠说:“此乃鹳鹤鸟,是一种与鹤相似的大鸟。苏东坡《石钟山记》中写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于是大家逗鸟,鸟便大叫,声音确如老者咳嗽之声,因白天之故,所以无森然之感。这天,大家在欢笑声中写生取乐,怡然人生。
1991年,张充仁从法国回来,不慎摔断了腿,不能起床,时95岁的李泳森得知,放心不下,便从永福路出发,挤公共汽车七转八弯赶到合肥路张充仁寓所。病中的张充仁十分激动,他想不到李泳森为人如此重情讲谊,95高龄还前来探望自己,他不禁高声地吟诵着自己改编了李白赠汪伦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李兄知我情”,以示谢意。
两老高山流水、两心相印的友情流芳百世,人共敬仰。今年是李泳森诞生112周年暨逝世12周年,也是张充仁诞生103周年暨逝世12周年,为此随拾小记,以志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