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当我筹划怎样庆祝银婚的时候,我的心思和目光又一次定格在一枚署着妻子名字的纪念封上,是这枚纪念封确定了我们的婚姻,是这枚纪念封给我带来了好时光。
那是25年前,我刚从军校毕业不久,除了正常工作、学习外,还负责共青团工作,在迎接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全国军民意气风发、积极参与为国庆献礼的活动。此时,《中国青年》杂志特举办“好时光”征答活动,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就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答题,题目基本上是围绕着新中国成立35年来我国的建设成就。初步浏览答卷,能答的也不过三分之一,并且自己的答案也不是很完整和准确,要想答题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查找资料,当时单位虽然有图书室,但是书籍、资料还比较少,不像现在这样方便。
除了在单位查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红旗》杂志等报刊,我还到图书馆、书店去翻阅、查看。那段时间,每天新来的报纸、杂志,我都是先睹为快,从头到尾仔细翻阅。有时忘了吃饭、有时忘了休息、有时忘了刚刚建立恋爱关系的约会,好几次弄得女朋友不高兴,大有再这样下去就得分手的感觉,因此,还打了一段时间的“冷战”。截稿时间到了,虽然还有一些题目没有做完,但我还是将答卷装进信封,投进了信箱。为了讨好女朋友,为了解救爱情,我经过深思熟虑,把答题者的名字署上了女朋友的姓名。
这一招还真管用。过了近半年的时间,女朋友来电话说,她收到了一枚获奖纪念封。虽然只是一个三等奖,但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鼓励和鞭策,更重要的是女朋友对我的误会消除了,知道我爱学习、重事业、重感情,不注重名利,当即决定与我订婚。当年10月,我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该纪念封共一套3枚,可惜的是,我只获得了其中的1枚。封图是彩色的:两个人用丝带牵领着两只凤凰围绕着太阳飞翔。封面的整体设计吉祥、向上,特别是两枚邮票的选择也是意义深远:一枚是“壮丽的图景”,主图是一位工人,背景是飞溅的钢花。另一枚是“科学的春天”,主图是一位青年科学家,背景是一片科学之花,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更重要的是两枚邮票分别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含情脉脉地对视,好像在畅想着祖国的未来,并述说着我们的爱情故事和我们的未来。
是这枚纪念封给我带来了“好时光”,它见证了我和妻子的终身大事。
(张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