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古代两种颇具特色的座椅观赏(图)

古代两种颇具特色的座椅观赏(图)

http://feicui168.com 2011-09-30 14:36:40
托泥梅花古座七件套 托泥梅花古座七件套 喜上眉梢丝雕四出头官帽椅 喜上眉梢丝雕四出头官帽椅

  文/郑喜扬 家具提供/大观园

  中国座椅,有着历史悠久的历史。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

  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到了明清时期,座椅家具更是发展到了顶峰。篇幅有限,本文不便赘述,仅挑选两件(套)颇具特色的座椅家具,浅析品味,供君观赏。

  喜上梅梢四出头官帽椅

  此椅为典型四出头官帽椅型制,原故宫(微博)珍藏。靠背板纹饰为百宝嵌,经改良之后,靠背板饰以“苏韵丝雕”新工艺替代。该技法工艺严谨,耗时千工。“苏韵丝雕”是在原明清传统雕刻工艺上进行重大突破的创新工艺。屡次参展,屡次荣获最高奖。是中国传统家具一次重大继承和发扬,开创了划时代新工艺,为红木研究者和制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挑战。

  托泥梅花古座七件套

  此古座按清宫旧制剔黑彩绘梅花凳之款改良,组成六凳一台的套件。改制之后,删掉繁琐的青铜器锦地纹饰,座面镶嵌花梨瘿,呈梅花瓣型。腰间装双环绳纹怅,高肩腿,下腿足内翻马蹄落于梅花型托泥之上。整体浑然一气,曲意连绵,方圆并济,朴实无华。其造型在古家具上较为少见,风格独特。厅堂添此一物,蓬荜生辉。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