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2.53米的中华笔魁。安琪 摄
核心提示
昨日,江都工艺美术(非遗)精品展示会在江都博物馆内拉开序幕。金银细工、毛笔制作和江都漆画等6大类400多件工艺精品汇集成的一场饕餮盛宴令众多业内人士和市民叹为观止。
最引人
400多件精品引来众多观众
虽然昨天寒风凛冽,但一大早精品展还未正式开始,博物馆各个展厅里就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相机的闪光灯一刻也不曾停歇。
“我平时特别喜欢伺候花草,听说今天这里有不少花木盆景的展示,所以特意和老伴早早出发,坐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从扬州市区赶来。”今年77岁的陈仲和老人说,真不愧是获奖作品,这里的每一个盆景都充满了灵性,可以作为一幅浓缩的景观来观赏。
江都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赵兴华介绍,这场展示会全面展出了江都金银细工、毛笔制作、江都漆画、红木雕刻、古筝古琴和花木盆景六大类,共计400多件工艺美术精品,使江都的传统工艺从不同年代、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聚集到一起,实现了历史性“会师”。“本次展示会为期一周。从今天起至本月15日,每天早晨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全部免费面向公众开放。”
最大笔
总长2.53米的中华笔魁
常见的毛笔最多不过三四十厘米,可是在昨天的展示会现场却展出了一件总长2.53米的巨型毛笔,并取名为“中华笔魁”,引得众多参观者争相与这支笔中之王合影留念。
今年63岁的石庆鹏是江都大桥人,也是国家级制笔艺术大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石庆鹏的毛笔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被誉为“国之宝”。
据赵兴华主席介绍,这支“中华笔魁”由石庆鹏大师历经数月制作而成,近期即将为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毛笔总长2.53米,寓意扬州毛笔载入史册253年。笔杆粗1100毫米,寓意扬州毛笔起源于北宋年间,距今1100年。而毛笔上的诗文则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由著名书法家范廷昆先生所作。”石庆鹏还告诉记者,这支笔虽为真笔,但是却重达40公斤,使用时需吸墨10公斤。所以此笔目前堪称亚洲最大真笔,在使用时必须请气功大师演示。
最专利
18米可卷漆画《清明上河图》
人们常见的画作要么是山水画,要么是油画。而在展会现场,市民可以看到“可卷漆画”。其中一幅由漆画大师金桂清创作的卷轴漆画《清明上河图》,曾获得国家加工方法和新型产品两项专利,是可卷漆画的重大创新突破。
金桂清介绍,漆画总长18米,画面长度12米,结合传统手法与新型材料,以真金箔历时5年制作而成。
最养眼
华夏百美图12美女“捧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会还“请来”了《华夏百美图》中的12位美女。
据悉,《华夏百美图》是江都大型红木雕花百宝镶嵌屏风,由江都高级工艺美术师陆应勤设计绘图,由苏州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林加俊参加并带领近百位工艺匠师,历时11年制作而成。
《华夏百美图》制作了一百幅屏风,选材中华历史上与神话传说中的一百位美女。
百美图制作材料多属奇珍异宝,玉石云母、象牙
翡翠,种类过百,用量超过20吨。集玉雕、木雕、贝雕、漆雕、篆刻、牙刻七大技艺于一身。
大师观点
借展会为传统工艺寻找接班人
采访中,几位工艺美术大师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提起,虽然江都的各种传统工艺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在不少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传统工艺的继承方面,仍要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江都的金银细工和毛笔制作都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而从事这两项工艺的几位大师告诉记者,这次展会除了要向公众展示工艺美术精品外,更要进一步宣传这些传统工艺项目,争取为传统工艺注入“新鲜血液”。“现在不少中小学都将毛笔字列为必修课,这对毛笔制作工艺的传承来说,是特别好的举措。”石庆鹏大师说,毛笔制作虽然是传统工艺,但也需要有年轻人的加入。只有这样,传统工艺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对于昨天的展示会,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夏林宝评价说,既是对江都非遗保护成果的展示,又是相互间的工作和技艺交流。对于传统工艺,还要不断进行挖掘研究,推进技艺传承,加快传承人队伍建设和精品、新品的研发,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传统工艺保护发展的氛围。
通讯员 郭拓
记者 向家富 安琪
作者:向家富 安琪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