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龙题材藏品多祥瑞

龙题材藏品多祥瑞

http://feicui168.com 2012-02-07 10:20:44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来就不乏以龙为题材的古玩珍宝,或玉雕、石雕、牙雕,或竹刻、木雕、翡翠雕,且型制繁多,风格迥异,欣赏把玩其间,不仅能感受到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而且还沾上了龙的祥瑞之气

  龙是尊贵之神物据史料记载,龙本是华夏民族尊奉的图腾,亦是尊贵之神物,其形象一般多为马首、蛇身、鱼麟、鸟爪,是由多种动物图腾形象融合而成。龙不仅能幽能明、能粗能细、能长能短,而且还能高飞在天、低潜深渊。

  由于龙具有多种通天彻地的本领,因此,古人极是敬奉,且多有乘龙而行的神话,如“祝融乘两龙”、“颛顼乘龙至四海”、“黄帝乘龙升天”等等,以希冀龙的庇护。

  龙也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具有睥睨天下的威严和高贵。历代以来,帝王常称自己为“真龙天下”,披龙袍、穿龙靴、坐龙椅,至今,在北京故宫还珍藏着不少龙袍。其中有件龙袍上绣金龙,前后各三条,双肩与襟内各一条,正背可看见五条,寓含“九五之尊”的意思。

  龙具有祥瑞之气随着千百年来历史的演绎,古人出于对龙的崇敬和敬畏,不仅创造出许多龙的艺术形象,比如“螭龙”、“蟠龙”、“团龙”、“地龙”等,以求得龙的庇护,而且关于龙的吉祥用语也应运而生,比如“龙升九天”、“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等,各有各的文化内涵。

  至于以龙为题材的古玩珍宝等艺术品更为繁多,厅堂摆设、文房用具等,不一而足,有的把龙作为纹饰,装饰于青铜、瓷器、木刻、砖雕上,有的则干脆以圆雕的技法来表现,从而使龙的形象更完美、更具祥瑞之气。

  时值龙年期间,笔者以3件与龙有关的藏品试以赏析,与君共祝龙年吉祥。

  三件龙藏品各有千秋铜鎏金龙形摆件此铜鎏金龙形摆件为明中期之遗存,高19厘米。摆件为红铜(风磨铜)质地,以圆雕工艺精刻,随后又采用鎏金工艺,不仅使摆件显得高雅,而且还甚为夺人眼球。龙为五爪龙,呈抓东西状,龙身自然弯曲,具有动感,龙鳞精雕细刻,似乎有一种厚重的沧桑感。龙首平稳向前,龙眼直视,龙嘴、龙须、龙角雕刻细腻,特别是作自然飘逸状的颈须,是一种力的象征,呈现出龙能给予先人的祥瑞之气。

  值得一提的是,此鎏金龙的下部两爪,看上去虽是简单,但它却是整个摆件的着力点。如无巧妙的构思,决难有如此设计。整个摆件虽然不大,但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整体的形象设计,均为典型的明代龙的风格,古代艺匠高超的艺术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木刻龙舟笔搁此龙舟笔搁为樟木材质,可能是光照或是经常使用之故,笔搁后半部的色泽已微微泛淡,留下些许岁月的痕迹。笔搁宽13厘米,高5.5厘米,厚3厘米,虽不是什么珍贵木材,也不见精雕细刻,但同样承载着华夏民族的龙文化蕴义。

  粗看之下,笔搁似一叶龙舟,左右两侧船舷下部雕有祥云般的纹饰,犹如端午时节龙舟在河中行驶时泛起的浪花;龙尾虽是上翘,却似乎短了点,倒有点像鱼的尾巴。但仔细欣赏,整件龙舟却又是笔搁造型:龙首朝前,龙角向后,龙的双眼直视前方,龙的大嘴微启,龙须分饰颈部,颈部至尾巴的龙麟为鱼翅与鱼麟的组合,特别是龙的脊背,其型制呈高低凹凸状,既似传说中的中国龙的造型,又可借这种自然形状作搁笔之用,置于书桌上,不仅实用,而且还能为书房添上些许祥瑞之气。

  象牙雕双螭龙牌此双螭龙牌是正宗的亚洲象牙材质,并以龙的造型作为整体构图。

  螭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常饰于古代建筑或艺术品上,就是近现代制作的艺术作品上也常有这种形象出现。此龙牌长6.5厘米,宽3厘米,厚1.2厘米,艺匠采用高浮雕并辅之线刻等工艺技法,再现了传说中螭龙的形象:两条螭龙仿佛在首与首、嘴同嘴相吻,一条龙的尾巴朝左,一条龙的尾巴向右,巧妙的是,两条龙的尾巴末端都被雕琢成如意(灵芝)状,分别为对方的一爪握住,似是十分亲热,寓有“和睦吉祥如意”之含义。

  龙牌的上端为对称的祥云如意纹,线条流畅飘逸,配上龙牌正面图案上的两条高浮雕螭龙,较好地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虽说此龙牌采用的工艺技法并不多,但仔细欣赏后,仍能让人感受到海派牙雕的精妙之处。

来源:上海金融报 顾惠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