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解密何家村遗宝之谜(图)

解密何家村遗宝之谜(图)

http://feicui168.com 2012-03-12 16:54:28
仰莲瓣座银罐 (齐东方供图) 仰莲瓣座银罐 (齐东方供图)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解密何家村9

  遗宝之谜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何家村共出土银石榴罐4件,形制基本相同。“石榴罐”是现代人起的名字,是因其形状而命名。器物的特点小口,长颈,长颈与腹部相接处留直径约为0.5厘米的小孔,孔内有柱塞。器壁极为厚重,腹部有一周明显的焊接痕迹,应为两半浇铸,焊接成型。颈部也是焊接在罐口之上。

  还有银仰莲瓣座罐,造型特别,上部为罐形,下部却是一圜底碗状的底,大出器体,饰仰莲瓣一周,罐体与仰莲座是分别制好后焊接起来的。更奇特的是底部有一直径约为0.9厘米的小孔。器物原来通体鎏金,但大部分已脱落。

  银石榴罐、银仰莲瓣座罐目前仅见于何家村,最初的报告中归入日用品类。器物的特点十分特殊,显然不像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由于遗宝中还有金、银等药具以及一些器物中盛有丹砂等药物,而丹砂等是炼丹的主要原料,故它们被认为是古代炼丹的器具。唐代炼丹用银器,如《诸家神品丹法》中即有用“辰锦砂四两,银器内用百花蜜煮七日夜”,及“用生黄精自然汁,银器内熬成膏子”等。银石榴罐、银仰莲瓣座罐器形较小,石榴罐长颈有小孔,银仰莲瓣座罐底部有孔,推测为炼丹之用似无不可。

  中国炼丹的历史很早,约出现于公元前二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唐代炼丹术更发达,《新唐书?方技传》载,唐高宗“悉召方士,化黄金治丹”,玄宗也召道士张果、孙甑生炼丹。从初唐的太宗,到唐末的僖宗,很多皇帝为了延年益寿都服食丹药。这类器物也许反映了唐代炼丹的盛行情况。

  银铤、银饼

  何家村遗宝有银铤8枚,银饼22枚,银板60枚,这类器物表面粗糙,无艺术价值,却有学术意义,是一次空前的发现。有些器物上面錾刻或墨书文字,涉及到年号、地区、赋役种类等等,尤为珍贵。唐代在780年前以均田制为基础,实行租庸调制,租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粮食;“庸”是人丁不为官府服役时,要缴纳的赋税;“调”是随乡土所产缴纳的赋税,庸、调原本皆为布帛,开元、天宝年间,政府又规定“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可以把庸调应收的布帛等折变成轻货运到京师国库,其中包括用金银折算。东吴时期金银的货币职能出现了铤的形式。何家村60枚银板中刻有“朝”字的达56枚,据《唐六典》中记载唐代:“绢曰匹,布曰端,绵曰屯,丝曰绚,麻曰?;金银曰铤,钱曰贯。” 这些银板也就是铤,有的还刻“十两太北”、 “五两太北”等标重。在唐代,银矿开采要以银铤的形式缴税,庸调也可以折成银铤缴纳。何家村出土如此之多,超过以往发现同类物品的总和,很可能是国库之物。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