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2000余件湖北非遗文物藏身斗室

2000余件湖北非遗文物藏身斗室

http://feicui168.com 2012-03-31 11:19:25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湖北省群艺馆就蜗居于武昌丁字桥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湖北省群艺馆就蜗居于武昌丁字桥

  记者 赵杰

  武昌丁字桥,一座只有30平方米的“非遗宝库”,低调藏身于湖北省群艺馆5楼的小办公室,里面堆积了2000余件代表湖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品,它们曾经饮誉海外,然而如今,却不得不面临“蜗居”的命运。馆舍面积狭小,专业设施匮乏,已经成为这批非遗珍品的现实之痛。

  心疼!被堆放的汉绣已开始腐烂

  走进湖北省群艺馆主楼五楼的一间小仓库,记者看花了眼。30平方米的房间里,大至明末清初的戏曲木雕柜,小至精美的红安绣花鞋垫、土家西兰卡普,将狭小的空间内挤得满满当当。

  据了解,这20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对外展出过的仅200件,多数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它们曾经让荆楚文化扬名海外,然而如今却遭遇“被堆放”的命运。每念及此,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朱林飞都会长叹一声:“心疼啊!”

  朱林飞告诉记者,仓库中的铁柜还是两年前购置的,其中许多布艺品没有条件摊开摆放,只能像衣服一样一摞摞叠放在一起,有些汉绣已经开始腐烂。

  最基本的空间要求尚且不能满足,藏品需要恒温、干燥的保存条件更是无法实现。“现在考虑放在五楼,是为了避免底层的潮湿和6楼的日晒。”朱林飞这样说。

  对策?省群艺馆酝酿“突围”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和非遗藏品一样遭遇“蜗居”尴尬的,还有其所在地??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搬迁至此,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就没再“挪窝”。承担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文学、理论研究、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指导,群文活动组织培训,非遗的挖掘、整理、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功能的省群艺馆,面积只有3850平方米。遇到大型活动需要使用礼堂,省群艺馆就要向田汉大剧院、京韵大舞台等申请“救援”。

  “省级三级馆的基本标准是4500平方米,我们连三级都评不上,是座‘无级’群艺馆。”馆长黄念清无奈地说。

  湖北省老年艺术大学校长王桂枝介绍,原本开设的26个班已经削减到15个,但30平方米小教室还是无法容纳众多学员。朱文博老师则目睹了少儿培训班从百花齐放到只剩舞蹈“一枝独秀”的过程,这一切均因受面积之限。

  湖北省群艺馆如何能走出尴尬境地?记者近日从全省文化馆工作会议上获悉,湖北省群艺馆新馆筹建已形成初步意向,有望在5年内建成中部领先的群众文化艺术馆,场馆面积将由现在的3000多平方米扩展至50000平方米。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