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农民耗巨资制作泥雕版清明上河图

农民耗巨资制作泥雕版清明上河图

http://feicui168.com 2012-04-05 17:16:11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唐山农民秦仕平想创造一点不一样的东西留给后人,他投入几千万元请人制作了泥雕版的“清明上河图”,还原了原作中的主要部分。现在令他尴尬的是,以“清明上河图”为核心的度假村已经累计投入1.2亿元,包工头起家的他对此已感力不从心,但这块烫手的山芋距离盈利还需要大量的投资。

  泥雕版“清明上河图”

  唐山市区以北的丰润区102国道上,我们的车子两次错过了通向麻龙湾度假村的岔路口。顺着路边一块“国持营村”白色牌子的方向,汽车右转扎进一条2米宽的乡间小路。颠簸中我们一度怀疑走错了路,直到连续穿过两座村庄,看见铁道桥墩上刷着蓝底白字的“清明上河图”云云字样,心里才算有了点谱。

  从远处看,黢黑的城楼设计更像是一座古装剧的影视基地,两个穿着金色铠甲的年轻人看到有车驶近,跳上门洞前的高台准备迎宾。春寒料峭,整个园区几乎看不到游客。

  老板秦仕平搞的泥雕“清明上河图”就在一进园右手边,历时4年,耗资5000多万元。游客虽不多,但还是给雕塑造成了多多少少的破损,这让秦仕平心疼不已。好在泥塑可以修补,而这种维护几乎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泥雕“清明上河图”全长300米,宽62米,按照秦仕平的说法,泥雕和真实场景的比例是2比3。与《清明上河图》长卷式的画幅相比,秦仕平的作品呈现的规模非常有限,2比3的比例也仅限于部分人物和屋舍的再现,同时这种估算也是极其粗略的。

  《清明上河图》原作是一幅5米多长、自右向左横移观赏的长卷,画家张择端悉心勾勒出宋代汴京城内外的市井生活场景,如果以柳林、虹桥、城楼这三个标志性的景观为界,画卷可分为三部分:柳林往右是人烟稀少的乡村大地;城楼往左是汴京人流涌动的商业街市;两者之间以汴河为走向展示着繁忙的社会生活,画卷正中的虹桥,是城市与乡村、水路和陆路、人流与物流的交汇点,也是整幅画卷最具戏剧性和吸引力的地方。

  秦仕平也希望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原画最精华的部分。园子最北边是观赏的起始点,几棵稀疏的砍头柳象征着郊外寂静开阔的田野,一行小轿、鞍马似乎从郊外踏青归来,一个脚夫跑在队伍的最前面,似乎在追赶一匹脱了缰的马。秦仕平可能也意识到,原作中流畅的视觉连贯感很难用有限的立体方式来实现,于是在第一部分结束之后,园中多了一棵4米多高的大树用做过渡,负责讲解的小姑娘会告诉你,这是“秦总的创意”,同时再提醒你,马上进入的是第二部分“繁忙的漕运码头”??他们用这种方式缓解创作手法带来的尴尬。第二部分的人物逐渐多了起来,沿着“汴河”的一侧开始了京城内的生活。原作上简笔勾勒的众生相显然不太适合秦仕平直接照搬,他和请来的雕塑师添加了更多的情节和额外的人物,比如绣楼上搭衣服的女子和门前骑马经过的男子眉目传情,以及对面凉棚里笑得意味深长的老妇人,不禁使人联想起潘金莲和西门庆。再往前走几步,果然追上了一个身材矮小挑着扁担卖炊饼的人,讲解员略带得意地讲述这个场景的合理性,“《水浒传》也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的”。画中的高潮部分在虹桥上与河道内熙熙攘攘的动感场面,这同样也是泥雕园里的核心部分。张择端在画中描绘了一艘大船即将驶过虹桥的瞬间,船员忙作一团,一些人手忙脚乱地放下桅杆,一些人慌乱地想抓住桥上人甩下的绳索以调转船头的方向。虽然汴河内挤挤挨挨的数十艘船在泥雕版本里被大大省略,但这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并没被落下。省略了一些人物之后,收桅杆、够绳索的运动画面还是较为忠实地还原了画作。

  “虹桥的确是有点失误了,但做好了才知道,也没办法改了。”泥雕最主要的雕塑者之一张立红告诉我们,“最开始也是想把桥做得陡一点,这样人没办法上去,破坏就小,但最后做出来觉得陡得过于厉害,连上去雕塑的时候都觉得很困难。”泥雕版的虹桥比例有点失调,因为河道窄,桥拱得十分厉害。张立红虽然本身就是做室外雕塑的,但经常接触的还是人物、花卉等造型,做一座现实生活中的桥,这是第一次。她2007年就来到这里,那时秦仕平的泥雕创作还只是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秦总一开始想做大观园,但觉得贵族生活离社会生活挺远的,穿的绫罗绸缎也不是老百姓的衣服。后来就选了《清明上河图》,随和,动态还强,大观园里大多数情节用画面不好表现。”“清明上河图”里泥雕人物都是由张立红负责制作,一开始她制作了一组春耕的群像作为试验,“一家三口加一头牛,耕牛的画面容易表现,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

  雕塑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画中人填充成立体的人物,张立红说:“图里的人有些是模糊的,有些只露出一部分身体,剩余的部分全凭想象,琢磨着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画面本身没啥故事,所以表情、动作都要尽量夸张一点,有助于展示故事情节。”

  “河道挖了7天,挖好后先做虹桥,人物、房屋的布局从虹桥一点一点向外扩展,我先从河对岸开始做,那一侧是卷首‘郊野’,人物比较少,后面进了城,人物就多了。”每一个人物都是在原地打好模型,在原地制作,因为每个完工的人物都有好几百斤重,移动非常困难。“放在场景里,人物的表情、动作也都制作得更加准确。”最难做的是虹桥上的人物,“太陡,人站也站不住,要在桥上搭架子,把泥往上拽”。每个人物的制作时间大概是七八天,张立红先用铁丝搭出架子,确定了人物的基本姿态,她的几个助手在架子上缠上布条、麻绳,让泥可以挂在上面,刷完一遍之后略作停顿,等泥巴稍干,再继续往上不断地刷,最后“挂大量的泥”来成型。这个过程体力消耗很大,成型时间大约3天,之后张立红再一点一点地细加工,大约再做4天,先做衣服,最后做头发。“泥巴塑形好,比较随意”,张立红觉得还是原汁原味的泥巴色最好,“像天津的泥人张,涂了颜色反而失去了泥塑的意义,其实越朴实越好”。

  从2007年开始,直至去年5月份,泥塑“清明上河图”总算完工。删掉了原作中不太重要、不太典型的人物,同时增加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潘金莲和西门庆”、打铁匠、杂技卖艺人等人物,园子里一共有500多个人,原作中共700多人。张立红说:“做完再看就觉得人物显得少了,一个是虹桥上的人应该更密集一些,另一个是房屋内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做。现在天气冷,只有等开春了才能在室外继续做。园子里房屋小、街道窄,没有画上显得宽敞,但这就没办法了,地方就这么大。”

  秦仕平的骑虎难下

  张立红目前的日常工作是在屋里做小型的大观园泥塑。“老板舍得花钱。”这让她踏实地留在这里,已经很少再回唐山市区。张立红本身是学绘画出身,搞雕塑是半路出家,之前还做过几年陶瓷修补。偶然的机会遇到老板秦仕平,她自认为是个“难得的机会”。“清明上河图”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只有她和另一个负责非人物部分的雕塑者全权负责,这几年来秦仕平始终没有放弃投资,做完之后又有了新的想法,制作小型的大观园众生相,看起来此后还将有长久的合作。

  度假村艺术团团长王云奇告诉我们,秦仕平给员工的工资比外边要高。“工人每月2200元底薪,管吃管住。管理层都是年薪制,每年15万元上下。他也知道度假村现在距离盈利还很远,给我们年薪让我们放心留在这。”

  度假村去年11月开始营业,游玩者寥寥,更增加了园内的清冷。艺术团是整个度假村里最活跃的一群人。艺术团有十几个演员,每天下午排练节目,唱歌、跳舞、小品、二人转等等。度假村的小广场上搭了一个简易的舞台,挂着毛主席像,贴着“麻龙湾大队忆苦思甜大会”的横幅,如果有旅行团来,上午10点多这里会有红歌表演,还有“斗地主”的小品,中午再组织游客在餐厅吃“忆苦思甜饭”,喝白玉米碴粥。王云奇向我们解释泥塑展和红歌舞这种看似“随意拼凑”的组合:“秦总有个想法,在度假村里把宋、元、明、清、民国、解放初期的特色依次展示出来,现在做出了一个头一个尾。”

  秦仕平本人与园区的员工对现状的看法大相径庭。王云奇的规划比他自己的设想精彩得多,除了“清明上河图”,秦仕平还没设想出更完整的度假村发展方案。秦仕平50岁出头,文化水平不高,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上世纪90年代他跟着大哥秦仕中搞建筑,几年之后自己单干,拿到了唐山钢厂的大买卖,长期负责厂房的添置、翻新和维修。王云奇和秦仕平在十几年前相识在秦父的寿宴上。王云奇当时是唐山评剧团的业务员,平时负责为团里的演员安排演出,秦仕平所在的黄各庄村,当时流行红白喜事请剧团来村里表演。

  秦仕平很快发达起来,有一次出去旅游,在外地看到别人在搞生态主题的饭店,他一回来也依葫芦画瓢开始着手干。地点就是现在的麻龙湾度假村,这是村里的集体土地,承包费非常便宜,每亩每年只要600元,一共承包了600亩。这个热带雨林主题的饭店被周围人称为“生态大棚”,饭店是用塑料布撑起来的,平均有6米多高,最高的地方有8米多。大棚里种了很多热带植物,椰子树、芭蕉树和各种花草,一共有几十种,全部是秦仕平亲自从福建、广东等地采购,用专业货车运送回来的。经营几年之后,大棚被大雪压塌了,很多植物被压死,冬天修复也比较麻烦,秦仕平放弃了这个饭店。

  “生态大棚”这个看起来不错的创意,在大哥秦仕中眼中已经是荒唐。“他从海南买树就花了100多万元,这还不算运费。好不容易饭店刚要盈利,就被压塌了。树几乎全死了,唯一的一棵芭蕉树弄到了我们家,为此我还专门在院子里建了个大棚,最后还是冻死了。一棵树就2万多块钱,盆景似的,五六十厘米那么粗。”在饭店原址上筹备的麻龙湾度假村被秦仕中评价为“越玩儿劲越大了”,“开始只是在东边一小点搞水上垂钓,后来开始在地上用白粉撒线,准备挖河道。只要一挣点钱就搁这儿,现在不弄也不中了”。

  “这个想法早就有了,想建一个很不平常的园区,创造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项目。”秦仕平对我们说,“泥的文化现在还太少,只要每年定期维护,这个东西可以留下,我们百年之后还能留给后代。我敢想也敢干,脑子里有这种想象力,最后无论结果如何也愿意试一试。所有人都对我这个想法不赞同,北京我也没少去,请教了不少专家,但他们的想法都和我不同,都说没看过,不知道这种东西能不能成功。后来我也就放弃了请专家的想法,一是请不起,二是他们也不愿意来,找朋友也没人同意,最后高价请了草根的文化艺术人来帮我做。”秦仕平认为自己创作的是一件艺术品,之所以没人来光顾,是因为每个人“考虑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看热闹的人多,欣赏文化艺术的人少。文化水平高的人才能欣赏我的作品”。同样令他挠头的是家人的一致反对,秦仕平说:“我就跟他们说,就当我是去澳门赌钱赌输了,或者是我有病,花钱去看病了。”

  秦仕平说,这个度假村已经累计投资1.2亿元,自己现在的处境绝对是“骑虎难下”。从表面看来,度假村少有人至的原因至少包括:偏僻的地理位置、不便捷的交通以及还远未完工的住宿客房。除了“清明上河图”是一件有特色的完整作品外,垂钓、采摘、草坪婚礼、怀旧红色歌舞通通与之不搭调。秦仕平说:“现在都不该开业,本来想有些收入贴补一下,但一开业,每天就有2万元的成本。打算找点资源来投资,但有钱的人不会搞这个,别人和我的想法很不一样,在这投资慢,回报也非常慢,而且不见得成功。”秦仕中一直认为弟弟的做法“幼稚可笑”:“他不可能成功的,他就是在玩儿。”

  记者 吴丽玮 摄影 于楚众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