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挥毫别拿繁体字装高深

挥毫别拿繁体字装高深

http://feicui168.com 2013-11-01 21:21:35

  在不少人眼中,装饰是当下书法的一大功能,不过,不少用繁体字“彰显深度”的装饰书法,细看之下却让人“伤不起”。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书法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孔子?如何如何”、“赠予某某影後”、“邻?互助显真情”等书法作品,挂在哪里都挺掉价,因为其中的化简为繁的“创作”,不过是想当然的画蛇添足,而故作深沉的背后,是装饰书法内容创作的失语。  字虽多了几笔 意思却已跑偏

  “装饰书法中的错别字,已经多到让人应接不暇的程度。”辽宁大学书法文献研究者吴宇栋告诉记者,不少书法作品刻意化简为繁。不过,看似有深度的繁体字,其实意思完全错了。

  比如,“孔子云”的“云”字,就被不少书法创作者写成繁体的“?”,殊不知“?”的意思是云彩,而用来表示说话的“云”只能写作“云”。“邻里”的“里”字,也被不少人写成繁体“?”,而表示街坊时,“里”字就写作“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位知名书法家,曾在公开场合为某位影星题字,结果其中“影後”二字被不少书法爱好者揪了出来。被指写作“後”时,指的就是方向,是“前”的反义词,与“皇后”的称谓无关。

  “书法创作不能用繁体字伪装深度。”学者告诉记者,真正的书法作品,比的不是形而是意,“"永"字八法”,意思是一个“永”,不仅包括的笔画多,而且其间架结构也考验作者的书写功力。“王羲之的《兰亭序》,其中一个"之"字出现多次,这个字虽寥寥几笔,却在每次出现时都有不同的变化。”

  希望多读好书 丰富自身内涵

  伪装深度的背后,是书法内容创作的失语。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书法学博士杨宝林认为,眼下众多装饰书法存在过多的仿写现象,书法作者乐于做“文抄公”。类似的装饰书法,只是继承形式而忽视了书法的内在精神。他希望创作者多读些书,从丰富自己内涵做起。

  有研究者告诉记者,曾在一位老学者的寿诞上看到某位书法家误用古人挽联“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当寿联呈上,虽然字很漂亮,但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和情绪表达却南辕北辙。

  伪装高深的画蛇添足,或表达意思的错位,被业界称为“失范”。杨宝林认为,书法审美不应只重视表层,而需要融入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创作时的情绪。否则,再漂亮的作品也只是徒具形式的空壳。  本报记者 范昕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