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古玉新闻

> 玉文化与和谐社会一部《古玉图考》

玉文化与和谐社会一部《古玉图考》

http://feicui168.com 2008-12-17 10:44:58
    自己喜欢收藏,正是这份爱好,让我时常逛逛旧书摊或是旧物市场。并在这种爱好中与玉有了一个更特殊的“沟通”。两年前,我坐车前往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当时,我去的时间已经不早了,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摊上,我却发现有几册看起来也许并不太让人注意的旧版书。其中,有一部书我觉得很完整。我蹲下来,翻了翻,原来是一部清代木版刻印的《古玉图考》,全套共4册,里面还有许多图录,是一部关于中国玉文化的研究著作。我对玉一直有一种情感,见是一部研究玉的著作,又是版本古籍,哪能放下?于是,我没有太多地还价,就收藏下来。回来后,我特意看了一下这部书,又查找了相关资料,原来,这部书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这部书的作者是吴大?(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斋、郑龛。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官。为清末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古玩收藏鉴赏家。平生留心古器物搜集与研讨,著有《古籀补》、《?斋诗文集》、《?斋集古录》等书,吴大?写这部书,是因为他喜欢玉,并精于鉴别。他说:“古之君子比德于玉,非以为玩物也。”另外,当时社会,行好古之风,而“好古之士往往详于金石,而略于玉,为其无文字可考耶,抑谓唐以后仿制之器多,而古玉之真者不可辨耶?”并且,“已有的古玉典籍,或无考证,或图录太少。”于是,吴大?广泛收集资料,将其可以见到的和自己收藏的古玉,以《周礼》等先秦古籍为指导,在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考证后,编写了《古玉图考》一书。
 
  这部著作于光绪十五年(1889)由上海同文书局出版,为石版影印。史料记载,当时出版了两种版本,一种为大开本,全书分2册,另一种为缩小本,全书分4册。卷首有作者手书“古玉图考”书名,其后有“光绪十有五年岁在己丑夏四月八日吴县吴大?书于济宁节署”的“古玉图考叙”。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古玉进行了考证、介绍。每一类玉器均绘有附图,共录玉器近200件,其图由吴大?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有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此书问世后,不仅震撼了国内收藏界和学术界,在中国收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人们收藏的一个指南,还深深地打动了日本及欧美汉学家的古玉观,被学术界尊为圭臬。伯索尔德?劳佛是北美研究中国学术的先驱者之一,在他1912年出版的一部关于玉的专著中说:“由于吴(大?)的材料的巨大考古价值,我几乎全部加以复述。”并这样评价吴:“吴大?没有被旧的桎梏所束缚,也未曾被他接受过的学术传统所阻碍;他用清晰开放的头脑,批判了注疏者对《周礼》、《古玉图谱》及许多其他著作的错误解释。他的常识指引他获得他的先辈预想不到的新的显著成果。……”
 
  了解了这些,我心中对作者多了一份敬意的同时,更对这部书有了一种感情。文化的沟通是在各个方面的,后来我专门写过一篇有关的文章,发表在一家文化报上。没想到,一位编辑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与我联系。我在电话中得知编辑先生喜爱玉,收藏玉,更注重研究玉,见到这部书,想了解一下这部古籍。我早知道这位编辑是一位文化人,喜爱收藏,精于文化事业。于是,我把书精心复印了一部,通过邮局邮了过去。编辑收到后,很感动,又特意发来电子邮件。我想,他是一位爱玉更深的人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