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存诗不多,但其一首《凉州词》,足可谓千古一绝。可以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七言绝句,堪称大唐以来夜光杯最美的免费广告词。它的绝妙之处,在于不止道出了夜光杯与葡萄酒之间恰似绝配的神秘关系,还为这种饮酒设置了一个广大的背景。这背景,既是文化的,也是历史的,更是地域的。常常,人们一提到夜光杯,就会不禁想到遥远的大漠,想到没有尽头的征战,想到长满骆驼刺大风吹彻的河西走廊。
倘若,如此这般之夜光杯,出自鸳鸯玉呢??你一定不会相信,世上哪有鸳鸯玉呢?
还真有!
甘肃天水,有一县,曰武山县;武山县有一小镇,曰鸳鸯镇。缘何取此为名,我并不知道,查地方志,不得。但我知道,这些年,一直这么叫着。深藏于西秦岭深处的这座小镇,崇山峻岭,林草丰美,且以出产美玉而闻名远近。此玉者,为龙蛇纹之一种,多为墨绿色,以深色系为主。玉无名,遂以镇名,便叫鸳鸯玉。这种玉,据说能明目清火,依我看,天下之美玉,大抵都有此等功效,所以不说也罢。乡人采得此玉,遂做成茶杯等器具,换小钱以维持生计。更有好事者将其做成玉枕,专在夏日用,可抵暑热。但在我所见到的鸳鸯玉里,还是夜光杯最好。当然,这不是工艺上的美,而是感觉上的。
在武山县博物馆,那大大小小形质俱美的夜光杯,清一色的墨绿,齐刷刷地排成一排,在博物馆那昏暗的光线里,更加墨绿了,有点唐宋的味道,有点怀旧的味道,似乎想把这座小镇运送到一个久远的王朝似的。在陕西,我还真见过此种玉的夜光杯。据说,那是秦始皇用过的。虽为传说而不可考,但足已说明鸳鸯玉的漫漫历史了。
想想,在武山的鸳鸯小镇,约上两三知已,在清清月光下,温一壶小酒,复用小巧别致质地精良的鸳鸯玉夜光杯,慢慢地喝,该有多好呀!凉风习习,朗月无边,要是在你的身边,响着武山县久远的羊皮鼓,就更好了。
如果说酒泉嘉峪关一带的夜光杯,沾满了岁月的霜雪,适合一个将士临行前豪饮的话,那么,武山鸳鸯玉之夜光杯,就适合于一个载誉归来的战士。想想,一位长年累月奔命于沙场的征夫,终于回家了,放下仆仆风尘,和久别的妻子在月下,用鸳鸯玉的夜光杯,对饮一杯,是何等温情何等浪漫呀! 不知道,我如此理解,符合鸳鸯玉的本意了没有? 来源:西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