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古玉新闻

> 那些字是怎么刻上玉器的(图)

那些字是怎么刻上玉器的(图)

http://feicui168.com 2008-02-07 11:14:27
玉不琢不成器快报揭密??

陈列在天津博物馆的《行气铭》实物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看着古玉上的铭文,记者想起了清晨练习太极拳的老人。老人心无杂念,沉浸于呼吸的表情,仍然历历在目。难道这就是《行气铭》所阐述的行气方法?战国时期的古人是如何得出这套气功行气的方法的呢?

  据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那时就有用起“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病痛的记载。也有专家认为,古人向往长生不老,炼丹求仙成了人们的一种追求。无论是治病,还是求仙炼丹,都是通过身心调练,达到养生目的的。

  养生健体是原始气功发展的基础,并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前气功确切的起始时间尚未定论,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气功专论,就是《行气铭》玉件上的铭文。

  
  实习记者翟玮摄影王倩城市快报

  这件光泽润滑的古玉,没有珠光宝气,却有其温润内敛中散发出的典雅与大气。小小的器物如同看不明、读不透的一幅画、一首诗,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可感受到历史的深邃与神秘。方寸大小的古物,却雕有三十六字铭文、八个重文符号,且每个字协调一致,人们惊叹之余,不禁要问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制作的?

  “《行气铭》下面,那个钻孔就是铁器使用的成果。”天津文玩高级鉴定委员张耀庭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铁器也开始广泛使用,这使玉器的发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因为琢玉需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或钻孔,《行气铭》下端的小孔,就是经过铁器加工后,才使得钻孔内外大小一致、均匀,很难察觉斧凿的痕迹。

  《行气铭》上的铭文,使这件古玉的价值倍增。张耀庭介绍,文字或图像有凹进与凸起两种形体,像《行气铭》一样凹进的,通称为阴文,而凸起的通称为阳文。

  在古代,只有贵族才能佩戴玉件,而普通百姓则无权消受。“那时,国家设有专门的玉器制作部门,那里也是能工巧匠集中的地方。”《行气铭》器身上的每个铭文用笔力度、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每个字结构比例均协调一致,恰到好处,可以说明工匠的高超技艺。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天津刻印名家陈小石介绍,古人琢字,需先将器物打磨平滑,即抛光。战国时期,抛光技术虽原始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行气铭》外表温润、光亮,就是抛光技术高的体现。“在古代,一般用牛皮蘸上较细的砂浆的方法,加以打磨,使玉器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花费十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手工完成。”

  抛光后,工匠会在玉器上写好字,然后再根据字形,以圆盘形状的铊作为工具,通过圆盘的转动,以水和解玉砂为介质,由工匠手工一点一点琢磨而成。“古人制玉比较笨重,琢磨一个字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现在琢磨一个字,通过电脑控制,金刚砂钻头可以在一分钟内转动一万转。而古人手工磨制,一分钟只有几十转。”

  玉的硬度高,要想在其身上琢字,需要特殊的材料才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的“他山之石”,就是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解玉砂、砖石粉等。“不过,在古代广泛使用的还是石英砂即解玉砂。金刚砂和砖石粉的硬度更高,砖石粉琢磨出来的玉更加细腻,是后人经常使用的磨玉。
 
                                    来源:城市快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