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高11。7厘米,径9。5厘米,厚0。5厘米
此器为和田白玉,朱砂沁,沁为鸡血红色,器表上之灰黄色处为土沁,轻度钙化之状。
钟,在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为重要的一种乐器。古人云,先王立乐,有方有术。乐者,圣人之所乐,以善民心,其感人深。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鼓似天,钟似地。宫中朝宾,庙中祭祀,宴享军旅,钟为不可缺之乐器。钟以合乐,为和钟。钟以应歌,为歌钟。从行以钟,为行钟,或从钟或走钟。出土古铜多为编钟,一组少则三枚,多则六十四枚,四枚、五枚、八枚、十枚、十一枚、十二枚、十四枚、十六枚,似无定式。战国以前的钟多为青铜所铸,多有柱状柄(称为甬),钟身饰三排圆凸(称为枚),钟身多为扁圆状,两侧尖(称为铣),中间内凹(称为于)。桥形柄则称为纽。
此玉钟之纽为镂雕螭龙。龙头微昂,张口露齿,圆目短鼻,方头方面,双耳似猎犬之耳,为汉代螭龙的典型之状。龙身扭曲为S形,外侧的双肢行于钟面之上,肢肘饰平行短线为肘毛,肘端为大涡纹。内侧的前肢抬起,搭于臀上,后肢蜷起,置于尾侧。尾蟠曲于钟面之上。其姿为汉代螭龙的典型之状。此龙前行而欲翻转,欲伏欲跃,欲潜欲飞,生气盎然,令人喜爱。
玉钟之身为鼓形,鼓腰部中间为环棱,棱上下琢阴线。棱上部,前后侧面各琢一对相对称的凤鸟,鸟圆面,圆凸目,圆弯尖喙,冠为方折变形云纹状,翅尾亦方折向上。棱的下部倒立起来,方形的棱凸则应是变形之兽面或龙面,其两侧的方折与圆形的变形云纹应是兽身或龙身,其韵味具有汉代以前的古风,更显其古钟天高地厚之大器的威重。
来源:收藏快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