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部分文物
时报讯 近日,兽面纹玉琮、玉环、玉锥形器等珍贵玉器,在临平灯笼山遗址出土。
它们也揭开了史前临平副城的神秘面纱:距今约4800年前,临平山北部地区是良渚文化时期相对独立、社会发达、规格较高的重要中心聚落。
已发掘9座良渚文化墓葬
今年9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对临平灯笼山遗址进行考古勘探、调查。考古队已发掘9座良渚文化墓葬,其中1-8号墓为灯笼山遗址的上层墓,9号墓为下层墓。
本月中旬,3号墓出土了玉璜、陶纺轮等器物;4号墓出土石钺、石镞等器物;5号墓出土双鼻壶和圈足盆。
“这些发现,都为研究良渚文化时期临平山北部一带的聚落分布、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说。
4800岁兽面纹玉琮出土
上周六,就在9号墓内,一只泛着淡青色温润光泽的兽面纹玉琮,被丁品用竹签小心翼翼地拨出土。它高约5厘米、射径约7。2厘米,表面雕有神秘的兽面纹。
玉琮,一向被认为是祭祀大地的礼器。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后,这种说法就不被提及了,有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
墓室里,这件宝贝被安置在墓主人腰部右侧。
在玉琮东南侧,放置一件长约5厘米的刻纹玉锥形器和两件玉管,一个外径约3。7厘米的玉环在墓主人左手边。另有4件玉管散落其间;陶鼎、陶豆、陶罐放在足部。
墓主可能是地区行政长官
发掘时,墓主躺在一座宽约76厘米、残长160厘米的凹弧底独木棺里,东侧残存一段腐朽泥化的木椁。
“从随葬品、墓室等级来看,墓主人很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地区行政长官。”丁品说,9号墓,是良渚文化中期略早、规格较高的墓葬。
他说,尽管灯笼山遗址与良渚反山遗址等专用的贵族墓地不同,但目前发掘出土的器物进一步明确了,4800年前,临平山北部地区是一个人口聚集、社会发达的重要中心聚落。
来源:青年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